信望愛聯合聖經公會聖經中的植物和樹木字典內容

回目錄
標題8 術語簡釋
內容

本術語簡釋包含了解經或語言視角上的專用術語。這裡沒有列出的術語請查閱聖經詞典。

副詞 是用來限定、描述或修飾動詞、形容詞或其他副詞的詞語,如「很快地」、「馬上」、「主要地」、「非常」等。

含糊歧義 是指某個字詞、短語或句子在特定上下文中具有兩種或更多種含義。例如,在「麥克說,如果喬伊來了,他就和總裁談談」這句話中,「他」可能是指麥克或喬伊。因此,這句話是含糊的有歧義的 。很多時候,書面上含糊不清的句子在實際說出時並不含糊,因為語調和其他語音特徵通常會清楚表明說話者的意思。另外,在書面寫作中,上下文通常也會表明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

春藥 是人們相信會產生或增強性慾望的藥劑,很多時候取自植物或其一部分。

天啟 指的是關於今世末日的先知性啟示;例如,《啟示錄》就是一部天啟文學作品。

旁經 是收錄在希臘文《七十士譯本》(SEPTUAGINT)和拉丁文《武加大譯本》(VULGATE)舊約中的一些經卷,但是被排除在希伯來原始正典之外。另參次經

亞蘭文 是一種閃族語,在耶穌時期以及之前的一段時間,這種語言在地中海以東的西南亞地區廣泛使用。亞蘭文與希伯來文之間有密切的聯繫,在新約時期,以色列地區的猶太人在很多場合使用這種語言而不是希伯來文。

考古(學) 是指人們對挖掘出來或發現的古代物件進行研究,並據此解釋先前時期的生活情況。考古證據可能會為書面文獻提供支持,或是提供信息以幫助我們理解經文,以及了解經文寫作時期的人。

芳香的 是指一些樹木的葉子或樹脂會發出好聞的味道,如薄荷、馬郁蘭、桉樹等。

冠詞 是一類虛詞,通常是強制性的,指明相關詞語是確定的還是不確定的。在英文中,定冠詞 是“the”,不定冠詞是“a”或“an”。

借用 是指某種語言使用外文詞語。例如,“matador”是一個西班牙文詞語,被英文借用 過來表示“bullfighter”(「鬥牛士」)。

花萼 是花朵的外面部分,通常為綠色,呈杯狀,裡面是花朵的花瓣和其他部分。石榴的花瓣掉落後,花萼會成為果實的一部分。

交錯配列結構 是一種語法結構,與平行結構類似,不過第二部分會把第一部分的單詞或短語的順序顛倒;例如(按照英文結構直譯):
 A. 我
 B. 被成形
 C. 在罪孽裡
 C' 在罪裡
 B' 我母親懷
 A' 我。

分類詞 與一個術語(通常是實義名詞)配合使用,指明該術語所屬的類別。例如,在「伯利恆鎮」這個短語中,「鎮」為分類詞;在「約旦河」中,「河」為分類詞。

分句從句 是一個語法結構,通常由一個主語和一個謂語組成。

通俗譯本 使用大多數說話者理解和接受的語言。這種譯本不使用方言和非規範用語,也不使用專業用語或非常文雅的語言。

針葉樹 指種子包在堅硬的錐形毬果內的樹木,如松樹、杉樹、柏樹、香柏樹等。

涵義 關涉說話者(或作者)對他所用表達方式的情感態度,以及聽者(或讀者)的情感回應。「涵義」可以有好有壞,有強有弱,經常用「口語」、「忌諱」、「俚俗」、「守舊」和「親切」等詞語來描述。

輔音 是指肺部來的氣流通過口腔時受到阻礙而形成的音。代表這些音的書寫字母稱為輔音字母;例如英文中的“b”、“d”、“f”、“k”、“m”等。起先,希伯來文字母表中只有輔音字母。後來,人們在輔音字母的上方或下方加上了代表元音的符號。另參元音

上下文語境 是指任何一部分論述的前面和/或後面的內容。例如,經文中某個字詞或短語的「上下文」是指:在相關的句子、段落、章節甚至整卷書中,與其相關聯的字詞或短語。某個術語所處的上下文經常會影響其含義,因此,它在不同上下文中的意思也不完全相同。

文化對等 是指源語言文化詞彙譯為相似的目標語言文化詞彙,其功能與源語言詞彙相同,使目標語言的讀者產生類似的反應,同時最大程度地保留源語言文化色彩。因此,如果源語言文化的一些表達對於目標語言讀者沒有意義或者解作錯誤的意思,則需要更改這些表達。文化對等翻譯應在絕對需要傳達作者意思時才運用,並且最好增加一個說明進行解釋。參文化

文化 指一群人的信念、價值觀、社會結構、習俗和物質對象(如工具或飾物)的總和。文化從一代人傳承到下一代人,但是也會經歷發展或逐漸改變的過程。

落葉樹 是指葉子在一年中的寒冷或乾燥季節掉落,並在下一年生發新葉的樹木,如橡樹等。「落葉樹」與「常綠樹」相對。常綠樹的葉子全年不斷代謝。

定冠詞 。參冠詞

描述性的 意指某個字詞或短語是對另一個術語進行修飾或描述。

次經 又稱旁經 (APOCRYPHA)。這些經卷收錄在希臘文《七十士譯本》(SEPTUAGINT)和拉丁文《武加大譯本》(VULGATE)的舊約中,但是被排除在希伯來原始正典之外。

歸化 翻譯是用貼近目標文化的方式來表達外來文化中的詞語或概念。例如,用「米」和「厘米」來表達挪亞方舟或所羅門聖殿的尺寸而不使用「肘」,這即為「歸化」。參異化

動態對等翻譯 盡量自然地傳達源文本的意思,從而在現今的讀者心中產生與原讀者基本相同的回應。字面直譯比較專注於再現源文本的形式。例如,RSV在 詩 104:29 採納希伯來文本的措辭,譯為:“they die and return to their dust”(英文直譯:「牠們死亡,歸於塵土」);CEV則嘗試採用動態對等翻譯,“they die and rot”(「牠們死亡並腐爛」)。

校訂 是對文本進行更正。這通常是學者在校勘編輯時所作的修改,而非直接基於抄本證據所作的更正。

強調 是對論述中的某個要素賦予相對較高的重要性。不同語言的強調方式也有不同;例如,詞語的位置、語氣助詞、強調詞、擬聲詞等。對於經文「哦,巴不得你素來都留心聽我的命令哦!」(《呂》; 賽 48:18 ),語氣助詞「哦」指出這句話是特別強調的。

對等 是指意思或形式非常接近。參動態對等翻譯形式對等翻譯

詞源學 是對字詞的來源或歷史進行研究的一門學科。詞源學在許多方面都是有用的,但對於翻譯者來說,更加重要的是了解使用者在源語言的具體語境中如何理解某個詞。

釋經 是確定經文含義的過程(或者這個過程的結果),通常是就「誰在什麼情況下,帶著什麽意圖,對誰說了什麼」進行探尋。正確的解經是正確翻譯經文所必不可少的。

明確的 是指措辭已經明顯地表達出了意思。與隱含的 相對。

是植物或樹木分類中的一個等級。「科」通常包含若干個

比喻性的 表達是指在非字面的意義或者非普通意義上使用詞語,從而通過比較或聯想來表達某種意思。例如,當詩人說「我的杯子溢出來了」,他的意思不是嫌棄他的杯子倒的太滿了。他其實是在用比喻表達自己非常滿足,就像受到慷慨招待的人那樣。比喻修辭包括暗喻明喻等。

異化 指一種總體翻譯策略,不使用目標語言中的文化對等詞來替代源語言中的尺寸、植物、動物和技術等文化元素,即不進行「歸化」,允許讀者對譯文感到「陌生」。翻譯者將「肘」轉換為「米」,「狼」替代為「鬣狗」,「橡樹」替代為「非洲黃金木」,這就是「歸化」文本。非洲西部的一個譯本保留了「肘」、「狼」、「橡樹」等詞語,這就是異化。參歸化

形式對等翻譯 是在譯文中字面再現源文本的許多特徵,特別是論述的形式。這種方法經常會導致目標語言的行文風格不自然,有時候完全無法理解。參字面的

功能對等 翻譯是指盡力傳達源語言文本的訊息功能集。一些重要的溝通功能包括傳遞信息、表達或激發情感、促使思維或行為變化、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等。另參意思類似的動態對等翻譯

一般性的 指對象的一般分類,與「特定的」或「具體的」相對。例如,「食物」是一般性的詞語,「水果」則比較具體。然而,相對於更加具體的「橙子」,「水果」就是一般性的詞語。

在生物分類中是或亞科的下一等級。「屬」通常至少包含一個種。

術語簡釋 是一個列表,通常附在書末,用來解釋或定義正文中出現的不常用字詞或表述。

語法 指某種語言的意義元素、字詞和較大結構要素的編排規則。句子符合語法規則意即遵從一般的表達規則,並且講說該語言的人認為該句子是正確的。

希臘文 是新約所用的語言。該語言屬於印歐語系,是現今稱為希臘的地區所說的語言。在基督時期,許多生活在羅馬帝國東部的人都使用希臘文;因此,早期基督徒雖然出生在不同的國家,卻可以用希臘文進行交談和通信。當時,整本希伯來文舊約都已經被翻譯成希臘文,這個譯本稱為《七十士譯本》 (SEPTUAGINT)。

希伯來文 是舊約所用的語言,屬於閃族語系。到了基督時期,許多猶太人已經不再使用希伯來文作為日常語言,而是講亞蘭文(與希伯來文相近)或希臘文

隱含的暗示的 是指文本沒有用具體的詞語表達出來信息。說話者假設聽者明白他的意思。在很多時候,,上下文會清楚表明意思。例如,哈拿在 撒上 2:6 說「耶和華……使人下陰間,也使人往上升」,其中「往上升」的隱含或暗示意思是「上升得生命」。參明確的

解經 是確定經文含義的過程(或者這個過程的結果),通常是就「誰在什麼情況下,帶著什麽意圖,對誰說了什麼」進行探尋。正確的解經是正確翻譯經文所必不可少的。

語言學的 與語言有關,特別是與語言的形式結構有關。

字面的 指一個字詞或表述的一般意思或原意,與比喻性的含義相對。字面直譯在形式和語序上都與源語言非常接近;這樣翻譯經常會使目標語言的表達非常不自然或笨拙。

外來語 是指某種語言通過借用來使用的外文詞語。例如,“matador”是一個西班牙文詞語,被英文借用過來表示“bullfighter”(「鬥牛士」)。

抄本 指人用手書寫或抄錄的書籍、文件或信件。舊約和新約書卷的抄本數以千計,但聖經原稿已經佚失。

馬索拉文本 是猶太學者約在第8世紀和第9世紀確定的希伯來文舊約的文本。

乳香 是樹木在切開內皮時流出的樹膠、樹脂或樹液,特別是乳香黃連木或開心果樹所產的樹膠。樹膠乾燥成硬塊後,就成為製香的貴重原料。

暗喻 將一個物體、事件或狀態(稱為「本體」)比作另一個物體、事件或狀態(稱為「喻體」),兩者在意義上並沒有直接或密切的關係。例如,「我是一隻蟲子」是在描述某人非常卑賤、可憐、沒有價值。聖經中的暗喻有時難以明白,因為經文沒有具體說明比較的要素是什麼;例如「耶和華是我的岩石」( 詩 18:2 [《思》18:3])。有些時候,喻體或比較要素在目標語言中並不被同樣採用。例如,詩人說「上帝……思念我們不過是塵土」( 詩 103:14 ),他的關注點不在我們身體上的灰。暗喻是最常用的比喻,通常十分微妙,甚至說話者或作家沒有意識到他正在使用比喻性的語言。參明喻

換喻 是一種比喻,用某個事物的一部分來指稱整個事物(例如,「一百個頭」意為「一百頭牛」),或者用一個事物來表示與其密切關聯的另一個事物(例如,「王冠」一詞可指君王甚或整個君主政府)。

修飾 是直接影響另外一個句子成分的意思,例如形容詞修飾名詞,或者副詞修飾動詞。

尼革夫 指聖地南部的沙漠地帶。

非比喻性的 指在字面或普通意義上使用字詞。參比喻性的

名詞 是表示人、地方、事物、品質、動作或想法的名稱的詞。

卵形 指葉子的形狀像是雞蛋。

比喻 是旨在闡明或教導某項真理、教義或道德的小故事。耶穌經常使用比喻來闡釋上帝國度的真理(例如, 可 4:30-32 所述芥菜籽的比喻)。

平行(平行結構) 通常是指一個語法結構中的兩部分內容和/或形式之間具有某種相似性;例如,「萬民哪,你們都當聽這話!世上所有的居民,……都當側耳而聽!」這兩句陳述相互對應,因此稱為是平行的。平行經文 是兩段或更多段彼此類似的經文,經常使用完全相同的字詞;例如 太 6:9-13路 11:2-4 關於主禱文的平行經文。

特殊的一般性的為反義詞。

經文 是指一段具體的聖經經文,通常超過一節,但也可以是一節經文或其中的一部分。

摩西五經 指聖經的前五卷書,也稱為「妥拉」、「律法書」或「摩西的書」。

短語 是由兩個或更多個字詞組成的依存語法結構,但不是一個完整的分句或句子。短語通常根據主要詞語來命名,比如名詞短語、動詞短語、介詞短語等。舉例來說,「一件紫色的上衣」是名詞短語,「在房子後面」是介詞短語,「背負重擔」是動詞短語。

羽狀 復葉是指樹木或植物的小葉在總柄的兩側形成羽毛狀排列,小葉有時對生,有時互生,如乳香樹的葉子。

複數 是單詞的一種形式,指數量超過一個。參單數

詩、詩歌 是一種與日常用語和散文不同的文學體裁,具有獨特的押韻和抑揚頓挫。詩人運用特別的語言來創造出一種意境,與聽者或讀者分享。每種語言都有其特殊的修辭格,如比喻性語言、倒裝、雙關語、重複或押韻,這些修辭格頻繁出現在詩歌中(比較 士 4士 5 )。詩歌與語言優美的散文之間有時難以區分,然而詩歌與日常用語之間通常易於分別。詩歌通常寫成勻稱的、和諧的詩行,然而散文不是這樣。

前綴 指單詞中詞根前面的那部分,不能獨立使用,例如“im-possible”、“re-structure”。

散文 是口頭或書面語言的質樸形式,沒有詩、詩歌中常見的特殊風格和修辭,如意象、押韻、格律等。然而,優美的散文也可能會使用詩歌的一些修辭,如比喻、雙關語、重複,甚至排偶。

原始正典 包含希伯來文的舊約和全部新約。基督新教和羅馬天主教都接納這些書卷為正典。

限定 指用某個術語來限定另一個術語的意思。例如,對於「老人」一語,「老」是在限定「人」。

讀(讀文) 指特定抄本關於某段經文的措辭。不同抄本在同一處的措辭可能不同,不同譯本的意思也可能不同。例如, 撒上 1:24 的希伯來文本作「三隻公牛」,然而希臘文和敘利亞文譯本作「一隻三歲大的公牛」。這些都是不同的讀文。另參文本

接受者 是指接收信息的人。目標語言 (或接受者的語言)是要翻譯成的語言。例如,在把希伯來文翻譯成德文時,希伯來文就是源語言,德文就是目標語言。

多餘 是指某部分完全能夠根據上下文想見的到。例如,對於「約翰,他做了這事」一語,代詞「他」就是多餘的。對於有些語言來說,某個特徵儘管多餘,但是因為風格、語法等原因仍然需要保留。

翻譯 是指使用與原文不同的語言來傳達或表達原文的意思。

譯法 是把特定經文從一種語言翻譯成另一種語言的方法。

調整結構 指在翻譯過程中,對句子或其他語言單元的各個組成部分進行重新排列。

修辭性的 是指一些表達形式旨在強調或凸顯講論的某個方面。例如,反問句(或修辭問句)不是為了詢問信息,通常是為了著重陳述。

詞根 指單詞的最小元素,由此衍生出其他單詞。例如,英文“friend”是“friendliness”的詞根。在希伯來文中,大多數詞根由三個輔音組成,一個詞根會構成多個詞語。例如,詞根b-r-k衍生出名詞「福分」、形容詞「有福的」和動詞「賜福」。

語義 學是研究各種語言形式的意義的一門學科。語義範疇(或類別)根據詞語的意思(物體、事件、抽象概念等)將其分組,與語法範疇(名詞、動詞等)相對。語義域是一個可以定義的經驗領域,包含一組存在某種意義關聯的詞語。例如,表示親屬關係的術語構成一個語義域。同樣,某種語言關於顏色的術語也可說是構成了一個語義域。

閃族語 是一個語系,包括希伯來文亞蘭文和阿拉伯文。

句子 是一個能夠獨立存在的語法構造,由一個或多個分句組成。

《七十士譯本》 (SEPTUAGINT)是希伯來文舊約的希臘文譯本,從基督降生之前二百年左右開始翻譯。這個譯本經常縮寫為LXX 。

明喻 是一種描述某個事件或物體(稱為「本體」)的修辭手法,將其與另一個事件或物體(稱為「喻體」)進行比較,並使用「像」、「如」等詞彙來表示這種比較;例如, 歌 4:3 就是一個明喻,「你的唇[本體]好像一條朱紅線[喻體]」。明喻不像暗喻那樣微妙,因為暗喻沒有用「像」或「如」等詞語來表明比較。參暗喻

單數 是單詞的一種形式,指人或事物的數量只有一個;與複數相對。

具體的一般性的互為反義詞。

雄蕊 是花朵裡面攜帶著花粉的細長部分。

結構 指各語言元素的系統編排,包括詞語組合成短語、短語組合成分句、分句組合成句子,以及句子組合成更大單元。這個過程可以比作建造房屋,因此,結構常被稱為構造。在翻譯過程中,劃分並重新編排句子或其他單元中的各個成分,稱為調整結構

後綴 是加在詞根後面的一個或多個音節,對其意思進行修飾。例如,名詞單數“tree”加上後綴“-s”就變為複數“trees”,動詞“sing”加上後綴“-ing”就變成現在分詞“singing”。

象徵 是一種語言或非語言形式,因著慣例被人為賦予某種特定含義。例如,「十字架」一詞是一個語言符號,指的是一個特定的物體。同時,按照基督教傳統,「十字架」這個物件也是耶穌受死的象徵。

同義詞 是指詞形不同但含義相似的詞語,例如「男孩」和「小子」。含義基本相同的不同表達被稱為是同義的 。然而,沒有兩個詞語是完全同義的。

句法 指選擇和編排短語、分句和句子中各個詞語的規則。

敘利亞文 是一種閃族語的名稱,屬於亞蘭文中的一種方言,在西亞地區使用。聖經在很早的時候就被翻譯成了敘利亞文(《敘利亞文譯本》)。

《他爾根譯本》 (TARGUM)是古希伯來文聖經中部分書卷的亞蘭文譯本或詮釋。

文本 指各個聖經抄本的內容。讀文指詞語在特定抄本(或一組抄本)中的詞形,特別是不同抄本的詞形存在不同的情況。文本證據是支持特定讀文的抄本證據。當不同抄本包含不同的讀文時,就出現文本問題。這些文本差異 指同一處經文中存在差異的讀文。校訂 是學者調整結構以期恢復古文本的面貌,雖然沒有現抄本的支持。另參抄本

翻譯 是把源語言文本中的信息傳遞到目標語言 中。好的翻譯不僅竭力在意義(內容和功能)方面實現最接近、最自然的對等表達,而且竭力在形式(風格和結構)方面實現對等。

音譯 是指目標語言採用與源語言相似的讀音或字母來進行翻譯。音譯與翻譯不同。例如,中文「阿們」就是音譯自希伯來文,按照意思則會翻譯為「誠願如此」。

動詞 是一類表示存在、動作、狀態或發生的詞語,例如「是」、「跑」、「變成」、「思考」等。對於英文用形容詞表達的事物,有些語言可能最好使用動詞來表達;例如,「變熱」(英文“to be hot”)、「生氣」(英文“to be angry”)等。

元音 是指肺部氣流不受阻礙地通過口腔而形成的音。代表這些音的書寫字母稱為元音字母;例如英文中的“a”、“i”、“u”,這些是全球各種語言最常用的元音。希伯來文起初不書寫元音,後來才在輔音 的下方或上方加上符號代表元音,稱為元音點。另參輔音

譯本 是指翻譯成其他語言的聖經。古代或早期譯本包括希臘文《七十士譯本》、敘利亞文譯本、埃塞俄比亞1文譯本等。RSV和GNB是比較現代的英文譯本。

《武加大譯本》 (VULGATE)是聖經的拉丁文譯本,最初由耶柔米在第4世紀末翻譯和/或編輯而成。傳統上,這是羅馬天主教會的官方譯本。

0 內容引用的聖經版本或參考資料之縮寫/簡稱請見7.2 中文譯本7.3 現代外文譯本7.5 詞典、文本研究和其他參考文獻
1 「埃塞俄比亞」又稱「衣索比亞」。



信望愛CBOL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