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 2.26 獴、鼬鼠(《和》、《和修》、《呂》作「鼬鼠」;《思》作「鼴鼠」)(mongoose, weasel) |
內容 | 經文出處חֹלֶדcholed 利 11:29
討論
一直到19世紀,以色列和約旦可能都有真正的鼬鼠(伶鼬;學名Mustela nivalis)。然而,和鼬鼠類似的埃及獴(學名Herpestes ichneumon)更為常見,這種動物在古埃及人眼中是神聖的動物,與月亮女神相關聯。以色列地另一種類似鼬鼠的動物是虎鼬(學名Vormela peregusna)。聖經中的choled可能是這三種動物中的任何一種。大多數動物學家都認為是獴,這種動物與埃及宗教的聯繫也支持這種可能性。
描述鼬鼠(伶鼬)是一種小型食肉動物,身體長,腿短,比大老鼠稍大。牠們吃老鼠、小鳥、青蛙和鳥蛋。鼬鼠呈紅黑色,腹部為白色;移動速度非常快,而且一直在移動,看上去好像在地面上滑行。牠們的體型很小,可以鑽到大老鼠的洞裡。鼬鼠在白天和晚上都很活躍。 埃及獴比鼬鼠大,從鼻子到尾巴尖約有80厘米(2.5英呎)長。牠們也是身體長,腿短;全身呈灰色,只有尾巴尖為黑色。埃及獴生活在蘆葦床和茂密的灌木叢中,吃老鼠、耗子、蜥蜴、蛇、雞、鳥、昆蟲和雞蛋,白天晚上都在捕食。
特殊意義或象徵意義《利未記》記載,這是一種在禮儀上不潔淨的動物。
翻譯在亞洲,最接近的對等物是一種亞洲獴或麝香貓。在北美和中美洲可以選擇一種當地的鼬鼠或臭鼬;在非洲,顯而易見的選擇是一種較大的獴或虎鼬。在大洋洲,袋鼬(學名Dasyurus quoll 或Dasyurops maculatus)或袋獾(學名Sarcophilus harrisii)都是合理的對等物。在其他地方,可以使用「食鼠者」這樣的詞或進行音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