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 3.23 燕子、雨燕(swallow, swift) |
內容 | 經文出處סוּס, סִיס χελιδών
討論
大多數英文譯本都把所有三個希伯來文詞語譯為「燕子」(“swallow”),這反映出一般人的用法。但是嚴格地說,deror可能是指燕子和岩燕,而sus和sis(同一個詞的不同發音形式)指雨燕。在現代希伯來文中,sis是雨燕的名稱,而deror是麻雀而不是燕子。 希臘文chelidōn指燕子或雨燕。 以色列常見的有四種雨燕、三種岩燕和兩種燕子。雨燕(學名Apus apus)、蒼雨燕(學名Apus pallidus)、高山雨燕(學名Apus melba)和小雨燕(學名Apus affinis)都是候鳥,在以色列度過整個夏天。還有一種燕子,即金腰燕(學名Hirundo daurica),以及岩燕白腹毛腳燕(學名Delichon urbica),也是這樣。另一種岩燕灰喉燕(學名Hirundo obsolete)則是當地的留鳥。其餘種類的岩燕和燕子都是候鳥,只在以色列逗留幾天;個別燕子可能會在整個夏天都留在以色列,但大多數都會繼續向前飛。
描述
在許多鳥類書籍中,普通雨燕的叫聲被描述為一種「高音調的尖叫」,特別是在繁殖季節,但牠也幾乎不停地發出嘰嘰喳喳的嘈雜聲音,特別是在棲息地附近。這也是一些其他種類的雨燕和許多岩燕的共同特徵。 雨燕、白腹毛腳燕、歐洲燕子、金腰燕和灰喉燕,都會在峭壁的懸岩下、洞穴裡或人類的建筑物中(如房屋和橋梁下面)築巢。 詩 84:4 (《思》84:4)提到deror在聖殿裡築巢。雨燕用唾液將草和葉子粘在一起來筑巢(中國人採集這種燕窩來製作著名的燕窩湯)。燕子和岩燕把小塊濕泥與草混合做成巢穴。這兩種巢都是粘到岩石或牆壁上,通常靠近屋頂等懸伸物。 燕子和雨燕是令人驚嘆的候鳥。有些種類從中非遷徙到遠東和中國西南的部分地區,其他種類則從俄羅斯北部和斯堪的納維亞半島遷徙至南非。曾有一群燕子在35天內飛越了超過12,000公里(7,500英里)。當這些鳥聚集遷徙,或者途中短暫停留時,經常可以看到由數十萬隻鳥組成的鳥群。有一天晚上,曼谷的大學生數點了將近200萬隻遷徙的燕子在城市的電話線和電線上棲息,並且第二天就離開了。
特殊意義或象徵意義上面列出的參考經文都是詩歌體。從經文可見,人們注意到這些鳥類(1)定期遷徙,(2)不停飛行,(3)在人類住宅中築巢,(4)雨燕無休止的、也許是悲傷的叫聲。
翻譯世界各地都有雨燕、燕子和岩燕。如果當地語言區分了雨燕和燕子,那麼deror應翻譯為「燕子」,sus和sis應翻譯為「雨燕」。然而在大多數語言中,這兩個科都是同一個名稱,因此只用一個詞來翻譯三個希伯來文詞語。 箴 26:2 提到燕子可以整天飛行而一次不停的事實。 |
註 | 內容引用的聖經版本縮寫/簡稱請見9 部分參考書目。 |
希伯來文引用 | דְּרוֹר deror 詩 84:4 |箴 26:2 | סוּס, סִיס sus, sis 賽 38:14 |耶 8:7 | |
希臘文引用 | χελιδών chelidōn 七十士譯本:耶肋米亞書信 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