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案頭》

| | | | 轉寄

宗派合一,從聖經開始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終於結束了19天(2011/8/25-9/12)保羅行蹤之旅。我們這一團創下很多第一紀錄,很多點都是第一個造訪的台灣團。許多當地導遊都說自己擔任導遊數十年,只去過一兩次。還有的點是根本沒人去過,只有考古學者去踏勘過,好比位於義大利羅馬南方的三館(參使徒行傳廿八章15節)

最辛苦的,哥林多衛城算是其中之一。一般團頂多車子繞去那邊,在護城河入口處附近拍照留念。只有我們這團在36度高溫、沒有什麼樹蔭的烈日曝曬下,12名男女攻頂。這裡向沒上去的團員致謝,感謝他們願意等候在車上,成全信望愛上去定位與拍照的聖經地理使命。

除了上述第一紀錄,我認為還有一個第一,就是旅行團竟然有三次主日聖餐禮拜,並且團員來自不同的教派,一起共享聖餐紀念主。

我在第二個主日(9/4)被分配到分杯,因為我從來沒有參與這類服事,緊張不已。等到儀式開始,才赫然發現、也猛然想起各個宗派的聖餐流程有些差異,但這場的主領者、分餅、分杯三個人是來自不同宗派哪!

果然,在我之前的分餅者,覺得主領者講得太少了,跟自己教會習慣的流程不同,便好心幫忙補充,宣讀了一段聖經,還差一點要幫忙擘餅。但那種白色小圓餅,不是一張大薄餅,是不需要擘開。但他不知道其他宗派的程序,這也很正常。

接下來,就是我要分杯,我整個人就在台下皮皮挫!想說我是要按著哪一個宗派的禮儀?是也要背一段跟分杯有關的經文呢?還是單純的禱告就好了呢?我猛力地在下面禱告,求上帝給我力量不驚慌。就這樣,聖餐禮結束後,神經緊張到腸胃絞痛,馬上衝回房間拉肚子了!

對我而言,這真是一個強烈的衝擊。回到台灣後,我雖然口裡直嚷嚷「真恐怖」,但我打從心底很喜歡這種宗派合一的經驗,實在是因為我多年很享受信望愛網站實踐了基督教宗派合一的美好。我們義工群來自世界各地,都是以《使徒信經》為信仰告白的基督宗派,有長老會、改革宗、信義宗、路德宗、衛理宗、國語教會、地方堂會、靈糧堂、聚會所、聚會處……。也許,各個宗派之間的差異,不諱言有時會令人想要拉肚子,但事實上當我們眼光放在相同之處,會發現合一之處更多,應該高達有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九,甚至我還低估了呢。

我以為我們最大的合一特徵,就是都用同一本聖經。那一本聖經不一定是中文,它可能是羅馬拼音的台語、客語。即使是中文聖經,那一本聖經也不一定是目前常見的和合本、現代中文譯本、新譯本。信望愛網站《珍本聖經》數位典藏系統,收錄了從西元1813年至今的多卷華文聖經,見證了這份合一。

百多本聖經,都指向同一本聖經,那原是用希臘文、希伯來文、亞蘭文所寫成的聖經。而《信望愛信仰與聖經資源中心》 http://bible.fhl.net 的設立宗旨之一,就是認為各個版本華人使用的聖經,都可以對照回去聖經原文,一些差異於是可以透過與原文聖經對照,找到根本上的一致性。好比,和合本聖經就有「神」版、「上帝」版、「神前面空一格挪台」版。這些小差異,過去帶來不少爭端,如今藉著電腦科技就可以解決,讓使用者選擇自己喜歡的版本。並透過對照回原文,知道不管是「神」版、「上帝」都只是翻譯,我們所信的是同一位。

最近,幾次收到讀者來信問及:「請問貴站為什麼會增加恢復本中文聖經?請問你們的信仰立場,和對李常受的立場是如何?」每次收到這些信,我就會想「我們也有太平天國聖經,你怎麼不質疑我們是否認為洪秀全是耶穌的弟弟?呵呵~」

我們的立場,前面已經交待,這裡就不贅述。對於為何增加恢復本中文聖經?因為這是一本很多華人基督徒在閱讀的中文聖經。這些弟兄姊妹,他們的聖經譯本也應該同樣可以透過聖經工具平台整合而能對照聖經原文(希臘文、希伯來文、亞蘭文),以及享受聖經字典…等線上查經工具資源。

事實上,從華人基督教史上來看,聚會所基督徒他們原本也用官話本聖經,而李常受的恢復本中文聖經一出來,因為有很多註釋在經文旁邊,所以大家就捨棄不用官話本聖經。在那一段沒有註釋書的時代,恢復本大大幫助了很多想要認識聖經真理的人。恢復本有其功不可沒的價值。就如《珍本聖經》收錄了從西元1813年至今的多卷華文聖經,每一本聖經,在在都見證了上帝的福音曾經怎樣臨及華人。

合一,真的不簡單。時下離婚率這麼高,就知道光是一個家庭,夫妻才不過兩個人,合一的路就遍地荊棘,坎坷難行,問題多多。更何況宗派是這麼大的團體,這麼多的人。但是,透過聖經閱讀,各個版本的聖經可以指向那一本我們共同的聖經,我們在其中以基督的心為心,學習耶穌的謙卑順服,讓肢體合一,同蒙恩典與各樣好處。宗派合一,就從聖經開始。


帶團的呂榮輝院長手指之處,為哥林多衛城山底下護城的門。院長好像在對我們說:「衝阿!攻頂定位拍照。各位基督精兵。」(照片:陳小小)


此時, 是在山底下,還沒過護城的門喔。已經有人氣喘吁吁了。因為坡度很陡,石頭也很滑。(照片:陳麗如)


進了城門往上爬後, 第一個平台。(照片:陳麗如)


攻頂最後一段路,大家腳程腿力立即分出高下。(照片:陳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