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望愛論壇》

| | | | 轉寄

孔雀爬樹?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孔雀會不會爬樹?當然會!只要秉持「勤能補拙」的精神,經過訓練,孔雀一定會爬樹。可是,和松鼠比較起來,孔雀和松鼠誰比較會爬樹?一定是松鼠吧。

那麼,孔雀為什麼要去學爬樹?學會爬樹之後;爬樹的功夫又不一定比松鼠爬的快、爬得俐落,孔雀幹麼學爬樹?

若不是孔雀的父母親要牠學爬樹;牠不得不去學,就是孔雀大學聯考填錯了志願,填進了一定要學爬樹的科系,才讓孔雀學得痛不欲生!

這幾年我們台灣人真光榮,台灣出生的王建民在大聯盟洋基隊拿下第十八場勝利,是亞洲第一,也是大聯盟該年勝場最多的第一名投手。王建民和孔雀學爬樹有什麼關係呢?他們兩者的關係就是「職能」(Competency)。

在我們習慣以「一試定終生」的考試文化社會中,用來判斷一個人是否「成功」的「客觀」標準就是「第一名」、「第一志願」、「國立大學」……..。可是後來卻發現,第一名、第一志願的人也會出槌,考試成功不代表「做那一行」也會成功,或受人尊敬。

所以,國外學著發現,一個人若要在工作上表現傑出,除了知識與技能之外,還需要很多特質。這些特質可能是有領導力、擅長溝通、習於正面思考、善於作決斷、學習力強…,若說有形的學歷、專業知識是冰山上的一角,那麼決定工作表現傑出與否的關鍵是那看不見的「冰山下一角」。

他們將職能歸類成主要五種型態:
1. 動機:指對事物渴望,進而付諸行動的念頭。
2. 特質:指身體的特性以及擁有對情境或訊息的持續反應。例如,戰鬥飛行員須要較優秀的視力與反應力。
3. 自我概念:指個人的態度、價值及自我印象。
4. 知識:指專業知識。
5. 技巧:指有形或無形任務的能力。

其中,知識與技巧是比較看得見的表面特性。而自我概念、特質及動機,則是較隱藏、深層且位於人格的中心能力。

孔雀當然可以學會爬樹,因為爬樹的「知識」與「技巧」只要肯下工夫學,一定會學會。可是若比起松鼠不只會爬樹,而且爬得又快又俐落、還能在樹林間飛躍,孔雀會爬樹永遠不是孔雀最引人注目的特質,孔雀最引人注目的應該是那美麗的羽毛。

以前,很多人認為運動員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但是看了王建民在大聯盟的表現,誰說運動員是頭腦簡單?在大聯盟競爭的環境中,運動是一種集科學分析與心理、生理之大成的表現,王建民傑出的表現不光靠著他的球速,更靠著他冷靜、服從教練指示練習、抗壓、學習…等等「冰山下」的人格特質。

因此,愈來愈多的企業運用職能理論建立組織發展與員工的選、用、育、留的過程,這些企業希望長保競爭力的組織或有高度工作效能的員工都能夠依循著組織或員工個人「最擅長」的「特質」,將它做最大的發揮,而不再去訓練那組織與個人不擅長的技能或知識。

教會或機構在擬定年度的目標時,不妨考慮從「職能」的角度來觀察:什麼是我們組織最擅長的?未來的牧者傳道與長執應該具備何種「特質」?如此一來,更能夠將福音經由適切的組織與合適的人,傳遞到每一個需要安慰的心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