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學與生活》

| | | | 轉寄

拒絕且羞辱大衛的拿八所受懲罰是否太重?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Powered by DALL·E 3


美麗賢慧的亞比該與她那凶惡粗暴的丈夫拿八(撒上廿五2,現代中文譯本),總讓人聯想到「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這諺語。拿八無情拒絕回饋大衛保護其牧人產業的恩情,還在大衛派來的使者面前出言羞辱大衛,也讓讀者印象深刻。

不過還是有人覺得:「拿八不過是有錢,但脾氣不好,加上喜歡吃吃喝喝;難道只因為說了幾句羞辱大衛的話,就應該被神擊殺嗎?」拿八的暴斃是否真的無辜呢?

其實作者一開始就把拿八的性格與他的妻子亞比該加以對比,拿八為人「剛愎凶惡」(撒上廿五3),和合本) ,《思高譯本》譯為「粗暴,行為惡劣」,《環球聖經譯本》譯為「嚴苛無情、行事兇惡」,黃厚基博士的理解則是「又粗魯無禮又壞心眼,是有錢沒品的大壞人」[1]。

亞比該前去勸阻大衛時也對大衛說:「我主不要理這壞人拿八,他的性情與他的名相稱;他名叫拿八(就是愚頑的意思),他為人果然愚頑。」(撒上廿五25)這裡的「壞人」,原文音譯就是「彼列」,新約以此字指惡者撒但[2];因此《現代中文譯本》譯為「壞東西」,《環球聖經譯本》譯為「惡霸」。

拿八這名字的意思也不僅是《和合本》的「愚頑」或《環球聖經譯本》的「愚妄無恥」,其希伯來文意思可以包括「下賤無恥,吝嗇無情,剛愎自用,又脾氣暴躁」[3]。因此有學者認為其父母不太可能給他取這樣的名字,而是一個反映他性格的綽號。

不過壞脾氣是一回事,問題的重點在大衛提出甚麼要求?拿八又作了甚麼?有人覺得大衛差使者請求拿八「隨手分點食物」(撒上廿五8,和合本修訂本),這是在「收保護費」。

然而,收保護費是黑幫的一種勒索行為,不從則騷擾、破壞或以危害生命恐嚇。大衛卻是姿態極低的請求拿八「隨手賞點東西給你的僕人們和你的兒子大衛」(撒上廿五8,環球聖經譯本),有黑道索討保護費是這樣卑躬屈膝的?

姑且不論剪羊毛一如收割的季節,是慷慨和施予的時候,款待客人也一直是東方人的義務[4]。摩西五經更早已吩咐以色列民:「無論哪一座城裡,在你中間如果有一個窮人,又是你的兄弟,你對這窮苦的兄弟不可硬著心腸,也不可袖手不理。」(申十五7,新譯本)。

拿八絕不是沒有「幫補」窮乏弟兄(利廿五35)的能力,古代近東「固定牧場」的羊群一般不會超過三百頭,「季節移牧」的羊群數則多在二百至五百隻之間[5],但拿八這個大富戶所擁有的是常被拿來與約伯(伯一3)相提並論的「三千綿羊,一千山羊」(撒上廿五2)。

漢密爾頓 (Victor Hamilton)博士就認為:「拿八所犯的罪不單是個鐵公雞,沒有禮尚往來,還行了在道德上可恥而糟糕的事,以致後來神也奪走了他的性命」。

「愚頑」這個指控性的名詞,在舊約聖經更是「多半形容重大的性犯罪或違背重要的誡命」,行了「以色列人中不當這樣行」的事,如「醜事」(創三十四7、申二十二21、士十九24、撒下十三12)或「愚妄的事」(書七15)[6]。

郭祝壽長老在《刀出鞘》這書也說:「大衛有幾百人之眾,現向拿八求助,而且也盡看顧之誼(不肯白白領受);所以,他的請求不是不合情理,甚至有律法依據的。可是,拿八不單不紀念大衛他們的相助之情,更把神的道理拋諸腦後;他真是守財奴、自私、粗暴,又公然違反神善待窮人之道。」[7]

且拿八不只是拒絕曾有恩於他、現處於困窘、需要幫補的大衛,他無視大衛差來的人一連說了三次平安(撒上廿五6),竟惡劣的譏諷:「大衛是誰?耶西的兒子是誰?近來悖逆主人奔逃的僕人甚多,我豈可將飲食和為我剪羊毛人所宰的肉給我不知道從哪裡來的人呢?」( 撒上廿五10-11)

能說出「耶西的兒子」說明了拿八不是不認識大衛,至於「悖逆主人奔逃」則明顯是謊話,因為大衛逃命不假,卻從未悖逆掃羅,他不是罪犯。學者伊凡斯(Mary J.Evans)就說:「拿八沒有甚麼證據說明大衛的行為不忠或是叛逆,拿八的侮辱,是一個傲慢的粗人魯莽的行為,他的侮辱讓人不能忍受。」[8]

這就讓人想到《天龍八部》裡喬峰對阿朱說的故事,山裡一戶窮人家因爹爹生了病,母親賣了家中僅有的六隻母雞與一簍雞蛋換來四錢銀子去請大夫。大夫卻搖頭不允,說:「到你山裡窮人家去看病,沒得惹了一身瘴氣窮氣。你四錢銀子,又治得了甚麼病」。

媽媽拉著大夫袍子的衣角,那大夫用力掙脫,袍子便撕破了一條長縫。大夫大怒,將媽媽推倒在地下,又用力踢了他一腳,還拉住她要賠袍子。

這也難怪七歲的小男孩氣不過,竟偷了鐵舖子攤子上殺豬殺牛的尖刀,「半夜摸進大夫家,一聲不出,一刀就戳在大夫的肚子上。那大夫只哼了幾聲,便倒下了。」[9]

當下大衛也是氣憤難平,他帶領四百人、留下二百人,氣沖沖地打算血洗拿八這一戶,好替自己討回公道。類似滅門的故事在章回小說其實屢見不鮮,如《水滸傳》第五十六回中白虎山下孔太公的兒子孔明與孔亮,「兩個因和本鄉一個財主爭競,把他一門良賤盡都殺了」[10],有時讀者竟也習以為常。

大衛終究沒有作出這樣可怕的屠殺犯行,因為亞比該這個賢德又美麗的婦人及時阻止了他。亞比該勸告大衛「斷不可讓這事成為你的汙點」,如此日後「你的良心也就不會因為殺害無辜和復仇背上重擔」(撒上廿五31,新普及譯本)。

更重要的是亞比該強調神揀選了大衛,「將來必實現祂所應許的一切,使大衛成為以色列的領袖」(撒上廿五30,新普及譯本);還提醒大衛一直以來神對他的保守:「就算有人要追殺你,你也會安然無恙。上主你的神必看顧你的性命,必穩妥地把它裝在祂的藏寶袋裡」(撒上廿五29,新普及譯本)。

換言之,「那膏立他作王的神,必也保護他和照顧他的需要,因此,大衛不需要心存報復」[11]。原來,能夠讓一個人放下報復念頭的不單是「不可流無辜人的血」的禁令,而是回顧自己被神揀選、蒙主保守與看顧這被愛的恩典。

是神的愛讓我們可以不計較別人的惡待,不執著於要靠自己討回公道,「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羅十二19),因而能夠「以善勝惡」,不「為惡所勝」(羅十二21)。

拿八羞辱大衛這事件被放在大衛兩次「拒絕下手殺害掃羅」的故事中間(撒上廿四1-7、廿六7-12),也說明了這事件的本質是對大衛另一次試探,那惡者試圖引誘大衛作一位自己伸張正義的君王。

面對掃羅時,大衛等候神的手來施行公義,所以他說:「願耶和華在你我中間判斷是非,在你身上為我伸冤,我卻不親手加害於你。」(撒上廿四12)但面對拿八的羞辱,大衛幾乎要向拿八親手報復。

所幸在神的護理下, 大衛懸崖勒馬,最後還是選擇等候耶和華,通過了登基作聖約君王前必經的考驗,也讓我們看到大衛寶座上的王該有的品格是甚麼?日後這品格也完全彰顯在基督身上[12]。

許多學者都注意到拿八與掃羅之間「平行」的關係:「掃羅是王,拿八的表現像王;掃羅嫉妒大衛,拿八藐視大衛;掃羅被撒母耳形容為『糊塗』(撒上十三13),拿八則被形容為『愚頑』(撒上廿五25);掃羅戰敗伏在刀上死了,拿八則被神擊打而死。」[13]

隔天早晨拿八醒酒之後,聽到妻亞比該轉述事情始末後就「魂不附體,身僵如石頭一般」,《現代中文譯本》譯為:「立刻失去意識,完全癱瘓」,《和合本修訂本》譯為:「就發心臟病快死了,僵如石頭」;《新譯本》譯為:「他就嚇得魂不附體,立刻中風癱瘓了」;《新普及譯本》譯為「他就嚇得中風了,像石頭一樣僵硬地癱在床上」。

「魂不附體」直譯是「他的心在他裡面死亡」,因此《環球聖經譯本》譯為:「他的心就在他裡面死了,他變成石頭一樣」。

拿八「魂不附體,身僵如石頭一般」,有人認為是中風,有人認為是心臟病,也有學者認為「根據這簡單的描述,推斷拿八是否心臟病發,或是其他病變,十分不準確,也是不必要的」。

重點是,拿八最後的死是出於神的「擊打」,也預示了亞比該所預告大衛仇敵(掃羅)的死亡(撒上二十五29)。

拿八所受的懲罰太重了嗎?姑且不論他羞辱大衛這神的受膏者的大罪,在分別綿羊與山羊這比喻中,王對那些在他左邊的人是怎麼說的?「你們這些被詛咒的,離開我,到那為魔鬼和他的使者預備的永火裏去吧!因為我餓了,你們沒有給我吃;我渴了,你們沒有給我喝」(太二十五41-42,新漢語譯本)。

因此,拿八之死並不冤,拿八的為富不仁與以惡報善,說明了他是一個既不敬畏神又藐視人的愚頑人。神給了他超乎想像的財富與美貌賢德的妻子,他卻忘記神的恩典,「看見弟兄窮乏,卻塞住憐恤的心」,正如約翰所說:「愛神的心怎能存在他裡面呢?」(約壹三17)。

不是所有像拿八這樣的愚頑人都會現世報,惡人死亡也不是我們所喜悅的(結十八23、結三十三11),但拿八事件對今日基督徒仍有重要啟示。

第一,這故事提醒我們這些要與基督一同作王的人,當王不是作威作福,如果要坐在大衛的寶座上,就得像大衛「繼續懷著信心生活,耐心等候神的方法與時間」,否則就會變得像掃羅那樣[14]。

事實也證明了大衛忍辱不報復的結果,與他後來在希伯崙作猶大家的王(撒下二1-4)有重要關係。因為這故事一開始就介紹拿八是迦勒族的人(撒上廿五3),他住在瑪雲(希伯崙南方13公里)、他的產業在迦密(希伯崙南方11公里),說明了拿八是希伯崙地區影響力重大的家族。

若大衛屠殺了屬拿八的男丁,勢必與這個大家族交惡。但他聽了亞比該的勸,又在拿八死後娶了遺孀亞比該,透過婚姻與這個大家族建立了關係,也因此學者認為大衛在希伯崙被膏為王「並不是偶然的」[15]。

第二,拿八事件讓讀者看到被拿八激怒的大衛,差一點要像盛怒下的掃羅派人「用刀將祭司城挪伯中的男女、孩童、吃奶的,和牛、羊、驢盡都殺滅」(撒上廿二19),成了另一個掃羅。

但大衛「聽進了亞比該的建言,改變了想法,停止了行動,從原路回去」,這也提醒基督徒:主的門徒不是「完美的人」,而是肯「討神喜悅,願意改變的人」[16]。

正如康來昌老師所說,「大衛有很多合理的藉口,可以因著自己的慾望殺了拿八」,大衛之所以被稱為「合神心意」,是因為「他願意讓神在心中掌權」,神就可以「在最關鍵時刻拉住他」。

盼望您我從拿八事件學到功課,當我們被傷害時,能想起主揀選的恩典,知道「上帝會保守你,好像人保護珍貴的寶物」(撒上廿五29,現代中文譯本);好讓我們這些也要作王的基督徒「同有基督的品格」,從而「在犯罪時被拉住,在不想行善時被提醒,繼續活出神的美善!」[17]。




[1] 黃厚基博士,《大衛皇朝:撒母耳記的神學詮釋》,校園書房,2019,頁175。

[2] 王維瑩博士,《撒母耳記上下研經》,希伯來聖經教室,2022-10-09,頁19。

[3] 詹正義博士,《天道聖經註釋:撒母耳記上(卷二)》,天道出版社,2001,頁278。

[4] 大衛•培恩(D.F.Payne),《每日研經叢書:撒母耳記注釋》,基督教文藝出版社,1989,頁130。

[5] 華爾頓(John H.Walton)博士等,《舊約聖經背景註釋》,校園書房,2017,頁693。

[6] 維克托.漢密爾頓 (Victor Hamilton)博士,《舊約歷史書手冊》,美國麥種傳道會,2023,頁322。

[7] 郭祝壽長老,《刀出鞘》,腓利門實業,2020,頁138。

[8] 伊凡斯(Mary J.Evans),《聖經信息系列 :撒母耳記上下》,校園書房,2015,頁160。

[9] 金庸,《天龍八部(二)》,遠流出版,1995,頁790-794。

[10] 施耐庵撰、羅貫中纂修、金聖嘆批注、繆天華校注,《水滸傳(下)》,三民書局,2010年(三版),頁717。

[11] 陳惠榮&胡問憲,《證主21世紀聖經新釋Ⅰ(創世記-但以理書)》,福音證主協會,2000,頁329。
[12] 羅伯特•范諾伊(J.Robert Vannoy)博士,《房角石聖經註釋叢書:第四卷上:撒母耳記》,恩道出版,2016,頁310-311。

[13] 黃儀章博士,《舊約聖經的歷史書:從文體到信息》,基道出版社,2016,頁235-236。

[14] 比爾•阿諾德(Bill T.Arnold)教授,《撒母耳記(上冊)》,漢語聖經協會,2020,頁377-378。

[15] 詹正義博士,《天道聖經註釋:撒母耳記上(卷二)》,天道出版社,2001,頁263-264。

[16] 胡維華博士,《胡爾摩斯品聖經懸疑》,校園書房,2017,頁84。

[17] 康來昌博士,〈合神心意的人,渴望被神拉一把〉,201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