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糧選集》

| | | | 轉寄

讓他三尺又何妨:從六尺巷的故事談不與惡人作對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圖片提供/123RF

最近在讀《曾國藩家書》所推崇備至的《聰訓齋語》,這家訓作者張英(1637-1708年)大家可能比較陌生,但說到他的次子,主修《明史》且擔任雍正軍機大臣的張廷玉(1672-1755年),因為經常出現在電視劇《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就幾乎無人不曉。

張英(康熙六年進士)與張廷玉(康熙三十九年進士)父子二代為相,「父子雙學士,老小二宰相」、「門第榮耀,世不多見」,家族更是人才輩出,六代共出進士13人,入翰林者12人。

官至大學士的張英在仕途上曾經四起四落,只是每次危機最後總被「特旨留任」或「從寬留任」,說明了並非「出於僥倖」。學者就認為這是因為他「忠誠、厚道、謹慎、小心、敬業、低調的品格,使張英一次次化險為夷,渡過了重重人生難關」[1]。

說到張英的為人,還有一則膾炙人口的「六尺巷」的故事,當時張英在康熙朝任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家人重修府邸時因院牆與鄰居吳氏發生爭執,飛書給在京作官的張英,請他讓官府幫家人撐腰。詎料張英收到信之後隨即回詩一首:

千里送書只為牆,
讓他三尺又何妨。
長城萬里今猶在,
不見當年秦始皇。

張英家人收到信後遂把自家院牆向後退讓三尺,結果鄰居吳氏感動下也向後退讓三尺,兩家之間因此空出六尺,六尺巷因而得名[2]。

張英在《聰訓齋語》(卷下)也提到謙讓之道,他認為每個人所言所行不可能全是,遇到別人批評、指責我們,對待我們不夠尊重,要心平氣和。即使我做的沒有任何錯誤,沒有絲毫的不合道理,還是要對人家寬恕:「人有非之責之者,遇之不以禮者,則平心和氣」,「即我所行十分全是,無一毫非理,彼尚在可恕,況我豈能全是乎?」[3]。

他又引用古人的話勉勵子弟:「一生給人讓步的人,最終不會有尺寸的損失。」因為自古以來只聽說忍和讓足以消除無窮的災難晦氣,沒有聽說忍和讓反而釀造以後的禍患;能夠吃得小虧,便不至於在大的方面吃虧:「古人有言:『終身讓路,不失尺寸』」,「自古祇聞忍與讓足以消無窮之災悔,未聞忍與讓翻以釀後來之禍患也」,「每思天下事,受得小氣,則不至於受大氣;吃得小虧,則不至於吃大虧」[4]。

張英大學士這些人生智慧,其實與聖經的教訓不謀而合。主耶穌在登山寶訓就說:「不要與惡人作對。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太五39),且耶穌這教導遠比張英計算得失的人生哲學,還有更深的信仰意義。

斯托得(John Stott)牧師認為:面對「傷害你的人」(《新漢語譯本》太五39翻譯),基督徒的責任是「避免採取報復的手段」。雖然這「聽起來就像是個懦夫或是出氣包。然而,耶穌的意思不但不是軟弱,反而是一種剛強」。因為「去愛那些傷害我們的人,需要的是最不可思議的力量。受到傷害的人,之所以拒絕個人的報復,是因為他擁有無私的愛」[5]。

柯志明老師則回應讀者可能的疑問:「難道要姑息他們嗎?難道要任由惡人為所欲為嗎?難道惡人不需接受當得的懲治嗎?」。「不,耶穌沒有教說惡人不當受到制裁,更沒有說當任由惡人為所欲為」。「耶穌基督不在談法律制度,不在談我們的道德權利,而在談我們要以什麼態度回應那惡待我們的人」,「耶穌基督在乎的是我們的生命態度,我們在神面前的心」。

「我們這為人受難而死的主當然知道我們受惡人傷害的感受,也知道我們的正常反應。但他看生命比我們看得更深,他知道生命的根本問題所在」,「他要教我們如何徹底根絕世上的惡行,並不讓我們陷入惡行的傷害之中」。「耶穌基督知道世上的惡來自於無愛,而無愛出於自我中心,要去除世上的惡,就要去除這種自我中心以及由之而有的無愛之心」。

所以「這是完全的捨己」,「這證明你比惡待你的人更有能力。免於成為惡人的方法就是不做惡人做的事,向惡人做他做在你身上的事只證明你同樣也不過是一個惡人,因為惡事只從惡人出」,「雖然我們不能讓惡人變成好人,但我們則可以不變成惡人」[6]。

曾思瀚博士也認為耶穌並非對惡者「視而不見」,但他提醒:「如果一個人尋求神的和睦(太五9),他如何可能以惡報惡呢?」耶穌談論的是「個人的逼迫」,「惡人會侮辱天國公民」,但耶穌告訴我們:「個人的面子(即丟臉)並不永遠是天國的首要優先」,「天國公民對於天國身分的看重,遠超自己在地上的特權」。因為「對於神的公義滿有信心的天國公民,不會在每一個微小的違法上尋求報復與賠償,因為信心先於愛」,「這些經文提醒我們神的兒子具有使人和睦的特徵(太五9)。兒子應該與父親相像」[7]。

主耶穌的標準很高,我自己也深感艱難與慚愧,但這卻是「天國公民應該表現的義」。新約學者卡森(D. A. Carson)博士也說:「用個人的自我犧牲來取代個人的報復;那就是救主自己所走的路,就是十字架的道路。而基督徒行為的原則正是十字架的道路。」[8]

求主耶穌幫助我們,讓我們感覺遭受不公或惡待時能想起張英大學士「六尺巷」的故事;哪怕遭受羞辱或傷害,仍願意退讓三尺,效法耶穌走十字架的道路,證明我們真是天父的兒女!



[1] 馮保善博士,《新譯聰訓齋語》,三民書局,2017,頁3-4。

[2] 《桐城縣志略》。

[3] 馮保善博士,《新譯聰訓齋語》,三民書局,2017,頁184。

[4] 馮保善博士,《新譯聰訓齋語》,三民書局,2017,頁184-185。

[5] 斯托得(John Stott)&康納利(Douglas Connelly)博士,《耶穌的邀請:與斯托得一起讀登山寶訓》,校園書房,2019,頁90-91。

[6] 柯志明博士,《愛的倫理:十誡、登山寶訓與基督信仰的倫理精神》,基督徒學會,2011,頁224-226。

[7] 曾思瀚博士,《天國就在我們中間:馬太福音登山寶訓解經研究》,基道出版社,2007,頁97-101。

[8] 卡森(D. A. Carson)博士,《主耶穌與神的國度》,美國麥種傳道會,2003,頁84-85。

●本專欄為個人來稿,也曾與【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文字事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