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糧選集》

| | | | 轉寄

萬民的殿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經文:他們來到耶路撒冷。耶穌進入聖殿,趕出殿裡做買賣的人,推倒兌換銀錢之人的桌子和賣鴿子之人的凳子;也不許人拿著器具從殿裡經過;便教訓他們說:「經上不是記著說:我的殿必稱為萬國禱告的殿嗎?你們倒使它成為賊窩了。」祭司長和文士聽見這話,就想法子要除滅耶穌,卻又怕祂,因為眾人都希奇祂的教訓。(馬可福音11:15-18)

主耶穌在臨死前一星期,與門徒一起在群眾夾道之下進入耶路撒冷。第二天,祂在耶路撒冷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潔淨聖殿。

這是在福音書的記載中,主耶穌生平惟一做的一件暴力事件。猶太人到底犯了甚麼錯誤,竟然會挑動主耶穌這麼強烈的反應?

有人說聖殿是敬拜的場所,不適宜有商業活動。但當時買賣的不是日常用品,而是供人獻祭的祭物,可以減省朝聖者帶著祭物攀山越嶺之苦。當時聖殿又習慣收納推羅錢幣而非在市場通用的羅馬錢幣,因此找換錢幣 不過是方便朝聖者獻上丁稅的設施。換句話說,這一切商業活動,都是協助人更容易去敬拜神,所以並沒有受到當時的宗教領袖禁止。

有人認為買賣牲口會製造環境和噪音污染,破壞敬拜時的寧靜;但祭祀本身就是血腥的,而祭壇那裡,也不一定是鴉雀無聲的。

為甚麼主耶穌會如斯激動?聖經已為我們提供了答案:因為猶太人在方便「自己人」敬拜的時候,盜用了本來是設計給外邦人禱告的院子,強搶了外邦人接觸真神的機會。主耶穌採取暴力攻擊,是因為猶太人把外邦人禱告神的地方,作為自己人敬拜神的支援站,搶奪了外邦人敬拜神的權利。

其實,在第一所聖殿建成的時候,所羅門王在他的獻殿禱告裡已經清楚地說明,上帝是宇宙之主,不會被困在聖殿之內;而上帝的恩典也不會局限在以色列民族之中。因此,當不屬於以色列民的外邦人慕名而來聖殿禱告時,上帝也會垂聽(王上8:41-43)。就是這個緣故,聖殿一定需要有接待外邦人的地方。

今天,在我們的教會建制裡,又有沒有設計了一個 「外邦人的院子」?我們花盡心思去建立信徒群體,培育會友的屬靈生命,促進弟兄姊妹的團契生活……這些全部都是有意義的活動;但對於教會外的人,我們又付出了多少?

上帝心意中的聖殿是一個「萬民禱告的殿」,就是不同種族、文化、語言的人,也可以在聖殿中佔一席位。因此,教會中外邦人的院子不單是包括了不屬神的本地人,也包括了在本地工作、生活的異族人,更包括了來自各地不認識福音的人。本地和外地的宣教工作,都應該同屬於教會的基礎工程,是責無旁貸的事務。

主耶穌時代的猶太人都以聖殿為榮,以聖殿為敬拜的中心,卻忽視了聖殿的基本功能。至終,聖殿被毀,直至今天也未能重建,機會失去之後就難以復得。

今天,我們能否掌握上帝給予教會的機會,叫教會成為眾多民族的祝福?

◎默想:我要付出甚麼,才可以使教會更像一所「萬民禱告的殿」?

●本專欄為個人來稿,也曾與【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文字事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