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糧選集》

| | | | 轉寄

責備強如歌唱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經文:聽智慧人的責備,強如聽愚昧人的歌唱。愚昧人的笑聲,好像鍋下燒荊棘的爆聲;這也是虛空。(傳道書7:5-6)

年紀越大,越難聽到別人對自己真心的責備,甚至自己亦不喜歡接受責備。不知是因為自己胸襟越來越窄,自我保護能力越來越強,抑或是因為別人根本不敢責備自己。常常有一個體會,如果生命再聽不到別人、特別是親人和配偶的責備,這生命是可悲的。不是你沒有錯,乃是他們不敢指出你的錯。承受不起責備的生命便再沒有改善的可能,也就等於再沒有成長的空間。試問,有甚麼比一個停滯不前、自以為是的生命更可悲?

正常來說,一般人是喜歡聽好話多於責備。好話就像歌唱的聲音,悅耳動聽,叫人喜樂歡笑;責備則往往使人心裡不舒服,甚至引起怒氣。但傳道者卻指出,聽智慧人的責備,比聽愚昧人的歌唱更好,因為愚昧人的歌唱就如他的笑聲一樣,只發出吵耳的聲響,叫人感到難耐和厭煩,毫無意義。可是,為甚麼責備勝過歌唱呢?

人的生命是必須成長的,作小孩的時候,我們要求身體長大;當身體長成了,我們便要求心靈成長。若我們對自己的生命負責任、有要求,就需要一個成長的生命,它必須常常有所改善,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既然生命要成長,我們便需要擴闊心靈的空間,讓它有成長的可能。

曾經聽過這麼一個故事:小修士以為自己已修練差不多,便向師父請求出去濟世為懷。師父叫他將一個木桶載滿大石頭,便可下山去也;於是,小修士拾一些大石頭,輕易便將木桶填得滿滿。師父看見時一聲不響,只在地上拾起一些小石頭放入桶內,那些石頭便從大石與大石之間的空隙中落入桶內。

小修士明白了,於是將大石與小石混在一起,也將桶填得滿滿,交給師父看。師父還是一言不發,從地上拾起幼沙,放在桶內,沙便從大石與小石之間的空隙一湧而下。小修士又明白了,他將沙、大石與小石全都一起放進桶內,這次差不多沒有任何隙縫了,便將桶再交給師父看;師父笑了一笑,隨手從井裡打了些水倒進桶內,過不久,水便從桶中流出來。小修士謝過師父後,便去也,因他終於明白了一個重要的道理—生命不要自滿,要常常騰出心靈的空間,讓它不斷學習和成長,才能得到一個豐盛的人生。

的而且確,人不論年紀有多大,都有成長的需要,特別是在心智成長的層面上,我們更要有廣闊的胸懷,容得下責備,視它為成長的養分,使生命在吸收和反省他人進言的過程中得以淨化,有則改之無則嘉勉,叫此生活得豐富而滿足。

默想:我的心是否容得下別人的責備或批評,並把它轉化為一份覺醒,使生命活得更自由豐盛?

●本專欄為個人來稿,也曾與【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文字事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