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望爱论坛》

| | | | 转寄

再思台湾文化产业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嘉义六脚乡发生悲惨的爆竹厂爆炸案,造成六死六伤,场面怵目惊心,观众即使隔着电视的画面都感到不寒而栗。这家地下爆竹工厂爆出许多问题,内政部消防署却直接表示取缔地下爆竹厂有实质上的困难,因为地下工厂远多过合法的。单单在嘉义县,八年来七次爆炸就带走十四条人命,主政者若不彻底改变心态,日后类似的悲剧恐怕将很难杜绝。

 台湾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件怵目惊心的类似悲剧,在对岸,工厂爆炸案更是频繁、恐怖,死伤更惨重。只要有喜爱烟火的两岸人民,又有廉价的地下爆竹厂供应爆竹,悲剧就难以终止。每次的悲剧都发生在原本贫困的人口群中,使不幸者的苦难更加沈重。像此次爆炸案的受害者原本就是弱势者,他们家人的生活势必更加艰困了。

期待焰火赶走阴霾

 除了显而易见、一再讨论的公共安全问题外,我们不禁要问一个文化上也是心态上的问题:「为何两岸人民那么爱看烟火、爱放爆竹?是否其中有某种集体的心理?」进一步看,也许在瞬间的声音光线刺激中,人们找寻某种短暂的安慰,扫除平日的苦闷,希望透过能控制的火焰寻找对平日不满的慰藉,期待喜气的焰火能赶走心头的长期阴霾。

 两岸人民心中的苦闷是为期已久的无奈,对岸人民长期在穷苦中度日,此岸贫富差距加大,低所得者生活困窘,穷人欠缺政府照料,铤而走险从事这种工作赚些卖命钱。为何人民苦?原因之一是国家机器总是把资源用在军事方面。两岸政府持续大量扩充军备,以大量的国家预算用在购买军火之上。除了沙乌地阿拉伯之外,两岸是全球购买美国武器最多的国家。对岸一年以五百亿到七百亿美元用在军备上,如果这些钱能用来改善人民生活,老百姓的日子当然会好。

 在台湾,军备开销也十分惊人,最近又有多达六千亿让人民吃惊的军备采购案,让民间充满质疑。政府如果能以其中一小部分的资源用来帮助台湾的弱势者,也不至于有如此多的人要冒极大的风险在地下爆竹工厂里赔上可贵的生命。

军购弊端重重

 政府大量采购军备已经很多年,成效如何,很难评估。不过,军事采购弊端重重,采购中浪费的事实,人人皆知。许多军事竞赛的开销就像政府所放的焰火,很炫丽但一下子就消失了。多少昂贵的战斗机掉在水里,多少的船舰以天文数字购得,多少精密的武器毫无用处。多年来,弱势人口依然弱势,政府支出军事开销时却毫不手软。台湾的政治领袖对美国军火商的重视远超过对人民痛苦的关怀,期待透过军事采购来保命的心态实在可议又可恶。

 宋朝政治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提醒政治人物要先为天下人的困苦多些担忧,积极处理,等到人民的困苦解决了,人民都过着安乐的生活,自己才放松享受。但是两岸的领导人有这样的决心与信念吗?他们是否让人民紧张,让穷人难以翻身,让大家在危险的环境中工作后靠着短暂的焰火寻求瞬间的兴奋?

瞬间刺激 代价昂贵

 焰火也好,军火也好,都是人们搞出来的花样,制造瞬间的刺激,像一阵风瞬间就消失,无数人却为此付出昂贵代价。如何西阿书八章7节说:「他们所种的是风,所收的是暴风;所种的不成禾稼,就是发苗也不结实;即便结实。外邦人必吞吃。」该书十章13节又说:「耕种的是邪恶,收割的是罪孽,吃的是谎话的果子。」

 俗话说:「人命关天」,看到两岸好多人民因焰火丧命,因政府军火采购使百姓生活陷入困境,基督徒能不多祷告求神怜悯吗?

从爆竹爆炸案看两岸军购的荒谬
执政者若能多用心帮助弱势者 爆竹厂悲剧或许可少些

 「文化产业」近年来在文建会的推波助澜下,俨然成为政府振兴地方经济,促进国内旅游的重要公共政策。

 从东港热闹的黑鲔鱼观光季,到活动即将进入高潮的白河莲花节。从北台湾到南台湾、东海岸乃至西海岸,哪一个地方政府能够将地区性的独特性,藉由商业包装的形式推广出来,就是成功地跻身振兴地方文化的行列。然而,在这风光热闹的文化季背后,透露出什么样的文化意涵?

 在认识台湾的风土民情历程中,「吃」固然是一个不可错过的环节,却绝对不是不可取代的部分。从商业市场的产品区隔角度来看,不同乡镇市所急于展现的,大多是它有别于其他地区的独特性。

 然而,这个独特性对于地方生活的整体样貌而言,却未必具有真实的普遍性。毕竟,屏东东港的风情绝对不只是黑鲔鱼的甜美而已,甚至在黑鲔鱼季当中所表演的艺文活动,也绝对不是东港地区的地方性活动,而是其他都会地区的「菁英文化」表徵。

 当游客从台湾各地涌至朴实的东港小镇,观赏的艺文活动却是爵士乐、拉丁舞甚至是摇滚乐,试问它的独特性比得上都会区五星级饭店经营出来的消费气氛吗?

 如果各地方政府的文化活动,仅仅流于产业推广的层次,那么非仅无法在这些频仍的文化观光季中,增加对台湾各地文化内涵的认识与尊重,更严重地将居住地区的人民化约为某项产业的生产工具。

 喊得震天价响的「文化产业」,放在台湾浅碟文化的脉络中,如果没有细心经营,将沦于生产活动的复制而已。针对文化与市场机制之间微妙的互动关系,在一篇芬兰文化政策的白皮书中指出,「美国偏重于经济的可开发性,而欧洲国家则偏重保护艺术及表演的创造力。」

 其实,「传统的创新」才应当是各地观光季的焦点,而不是传统的产品。黑鲔鱼的市场思考如果仅仅流于「量」的层次,那么将忽略渔民的「质」才是黑鲔鱼季的主人翁,东港渔民创新烹调的智慧所赋予黑鲔鱼的附加价值,绝对比通路与市场的短期扩充来得持久深远。

 综观台湾的文化产业活动,如果缺乏激发人民内在的创造性,仅将焦点放在产品消费的层次,不仅随时可能被虎视眈眈的对岸取代,更失去尊重台湾百姓创造能力的绝佳机会。毕竟,人与创造力才是文化活动的精髓,而不是物与产品的销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