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主日學聖經課程》

| | | | 轉寄

第七課 哥林多前書:教會生活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本課目的:

探討保羅寫哥林多前書的主要目的及其信息。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以後,學生應該能夠:

  1. 說出哥林多教會所面臨的問題,其中兩個。

  2. 說出哥林多前書的一個主要信息。

▲本課金句:哥林多前書6:19-20

 新標點和合本:

豈不知你們的身子就是聖靈的殿嗎?這聖靈是從上帝而來,住在你們裏頭的;並且你們不是自己的人,因為你們是重價買來的。所以,要在你們的身子上榮耀上帝。

 現代中文譯本:

你們不知道你們的身體就是聖靈的殿嗎?這聖靈住在你們裏面,是上帝所賜的。你們不屬於自己,而是屬於上帝,因為他用重價買了你們。所以,你們要用身體來榮耀上帝。

 台語白話字:

A-si lin m chai lin e sin-khu chiu si seng-sin e tian? Seng-sin tiam ti lin, chiu si lin tui Siong -te so u e, ko lin m-si ka-ki e, in-ui si eng ke-chi boe e, so-i, tioh ti lin e seng-khu eng-kng Siong-te.

 台語漢字:

抑是恁知恁的身軀就是聖神的殿?聖神仃佇恁,就是恁對上帝所有的;閣恁是家己的,因為是用價錢買的。所以,著佇恁的身軀榮光上帝。

▲本課大綱:

一、哥林多城

二、保羅與哥林多教會

三、哥林多前書:教會生活

四、保羅論復活

▲相關經文:

哥林多前書1-16章、使徒行傳18:1-23

▲討論與分享(請擇題分享):

  1. 上帝的智慧和人的智慧有何不同?(參見雅3:17)

  2. 基督徒應該如何看待離婚?教會應該如何照顧面臨離婚或已經離婚的會友?他們可以擔任教會要職嗎?擔任牧師呢?你的看法如何?

  3. 在領受聖餐時,你的感受是什麼?你要怎樣行,來記念主?你要怎樣行,來等待主來?

  4. 你有什麼樣的恩賜?你羨慕怎樣的恩賜呢?

  5. 你注意到教會裡有那些比較軟弱或是不體面的肢體嗎?應當如何對待他?

  6. 對牧師或傳道人所未具有的恩賜,我們應當存怎樣的態度?可以要求或批評嗎?

  7. 耶穌的復活對你的信仰有何重要性?

  8. 你覺得我們的教會有那些問題,和哥林多教會類似?這些問題應該如何解決?

▲課程內容

 一、哥林多城

  1.在地理上

哥林多城位於希臘愛琴海的西岸,它的東西都是海灣,陸地只有四英哩寬,船隻如果不想繞到南方危險的馬利亞角(Cape Malea),就會設法在哥林多轉運貨物,或者直接把船拖過這個地峽,或者卸貨換船再上貨。哥林多不但是東西方貿易的轉接要地,就是希臘南北的交通也要經過它,因為它就位於這個地峽的頸項地帶。哥林多城在地理上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

  2.在歷史上

哥林多城原是一個古老的城市,據說希臘第一艘三層槳座之戰艦船就是在哥林多製造的(註1)。但是在公元前146年,哥林多領導對抗羅馬軍隊不敵,反被全然摧毀,當地居民遭到殺戮,哥林多城變成一片廢墟。公元前46年,亦即哥林多城被毀的一百年後,凱撒大帝重建它,有新的居民聚居,新建的哥林多城成為亞該亞省的首府,涵蓋希臘全境。

  3.在政治上

哥林多城重建之後,再度成為商業、政治上的一個重要的城市。它和腓立比一樣,是羅馬的殖民地,根據殖民地條例,該地居民都是羅馬公民,有投票權,亦能擁有羅馬式的政府。這個新興城市吸引了羅馬帝國境內各方人馬前來居住,有退役的羅馬兵、商人、海員、猶太人、流動人口等等,富裕的、貧窮的,各色各樣的人都有。

  4.在文化上

由於迅速的發展和成長,哥林多城發展出一種虛浮的文化,追求歡樂,奢華,淫慾娛樂。哥林多變成了放蕩不羈的代名詞,「哥林多式的生活」在希臘文中已經成了專有名詞,表示酗酒、放蕩、敗壞的生活。該地附近山上的女神亞弗羅戴特(Aphrodite)的廟宇,據說擁有一千名廟妓,每到夜間就會下山進到哥林多城裡拉客賣淫(註2)。教會處於這樣的生活環境,信徒也多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難免受到一些影響,而顯出該教會特有的問題。

 二、保羅與哥林多教會

從哥林多前後書透露出的線索,我們可以整理出保羅一共訪問哥林多城三次,而共寫了四封信給該地的教會,哥林多前書是第二封,哥林多後書是第四封。

  1. 第一次的訪問,並建立教會:當時保羅正在他的第二次宣教旅程中,從雅典來到哥林多,遇見亞居拉、百基拉夫婦。保羅在哥林多工作了一年六個月,後因猶太人向亞該亞(省)的方伯迦流控告而離開(徒18:10-17),當時約為公元50-51年。

  2. 第一封信:在哥林多前書5:9-11保羅提到這封信,詳細內容已不可考,只知保羅說「不可與淫亂的人相交。」有人主張這封信的內容收錄在哥林多後書6:14-7:1(註3)。

  3. 哥林多前書:保羅寫哥林多前書時,正在他第三次宣教旅程的主要地點以弗所(林前16:8),當時革來氏家中的人前來報導,教會內有紛爭(林前1:11)。教會同時也寫信給保羅,問到許多的問題(林前7:1),所以保羅就寫哥林多前書,一一加以討論回答。這時約在公元55年。同時,保羅也派提摩太前去哥林多城探望(林前4:17、16:10-11)。

  4. 第二次訪問:保羅在哥林多後書12:14、13:1-2都說,他要第三次造訪哥林多,可見這當中一定有第二次的訪問。由於以弗所和哥林多交通便利,極有可能保羅在以弗所時親往哥林多一趟,但這次訪問十分不愉快,從哥林多後書2:1可以稍微得知。可能原先保羅派提摩太前去,沒能解決教會的問題,於是保羅決定親自走一趟,結果也不理想,為此,保羅十分難過。

  5. 第三封信:這是一封嚴厲的信,保羅派提多送去,之後,他就離開以弗所,在特羅亞時沒看到提多回來,心裡不安,就往馬其頓去(林後2:12、徒20:1)。哥林多後書2:3,4,9、7:8,12都提到這麼一封信;它的效果不錯,信的內容有人主張它已經遺失,有人主張它被收存於哥林多後書10:1-13:10(註4)。

  6. 哥林多後書:保羅人在馬其頓時,提多從哥林多來和他會合,他向保羅報告哥林多教會悔改的消息,保羅很高興,寫了哥林多後書,再交由提多帶去(林後8:1-6,16-24)。此時保羅最有可能是在馬其頓的腓立比。

  7. 第三次訪問:使徒他和哥林多教會的嫌隙盡消,使徒行傳20:1-3說,保羅在希臘住了三個月;由於哥林多是亞該亞省的首府,而亞該亞省已涵蓋全希臘,所以保羅最有可能是在哥林多。這時,他就在這裡寫了相當重要,又有系統的羅馬書。

 三、哥林多前書:教會生活

哥林多前書1:1-2提到「蒙召作耶穌基督使徒的保羅,同兄弟所提尼,寫信給哥林多上帝的教會」。這個所提尼曾經在哥林多城管理會堂(徒18:17),他可能是受洗的基利司布(徒18:8)的接任者或同工,當猶太人在新上任的方伯迦流面前告保羅時,迦流不管,因為他們所爭論的是關於律法的事務,羅馬人不感興趣。猶太人找人出氣,所提尼當場被揍,迦流也不過問。雖然哥林多前書以保羅和所提尼共同署名,華爾斯(A.F.Walls)卻認為所提尼不可能和保羅共同寫這封信,保羅提到他,可能是因為他當時與保羅同在以弗所,而為了應付哥林多教會的諸多問題,保羅與曾任職會堂者連名,這是相當機智而謙遜的做法(註5)。

哥林多前書討論到許多教會的問題。雖然哥林多教會問題多多,但是保羅還是稱呼他們為聖徒(林前1:2),可見他們還是屬於主的,這樣的身份並不會因為教會有問題而失去。

 1.論到智慧和愚拙:哥林多前書1:17-2:16、3:18-21

哥林多所在之地是希臘本土,希臘人一定不少。希臘人原先就喜歡追求智慧,而哥林多教會是一個滿有恩賜的教會,口才知識都全備,可能當中有不少的人自以為有智慧(林前3:18),也憑靠這樣的智慧在教會中行事。這樣的想法一方面攔阻人認識上帝,一方面容易在教會裡製造紛爭。保羅指出,上帝的智慧遠遠勝過人的智慧,他對哥林多教會的人說,「我說的話、講的道,不是用智慧委婉的言語,乃是用聖靈和大能的明證,叫你們的信不在乎人的智慧,只在乎上帝的大能。」(林前2:4-5)他也特別指出,基督就是上帝的能力、上帝的智慧。說真的,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救贖,一方面淺顯到沒有任何知識的人都可以憑信心來接受,一方面卻深奧到最有學問的人窮其一生研究不盡,這就是上帝豐富的智慧了。

上帝的智慧和人的智慧有何不同?(參見雅3:17)

 2.論到教會內分黨派:林前1:10-17,3:1-4:6

亞波羅是一個十分有口才又心裡火熱的人,他原先在以弗所,當保羅離開哥林多,在以弗所工作時他來到哥林多。亞波羅在眾人面前極有能力,駁倒猶太人,引聖經證明耶穌是基督,許多蒙恩信主的人都得幫助(徒18:27-28),教會裡就有許多人被他所吸引。因此,在哥林多教會中有人偏愛保羅,有人偏亞波羅,有人偏彼得(可能彼得也訪問過這個教會),有人乾脆就說,我是屬基督的。這是教會裡很容易產生的問題,當有不同的屬靈領袖出現時,大家有個傾向,會偏愛某一個人。保羅在此教導哥林多教會的聖徒一個重要的原則,如何對待不同的屬靈領袖:保羅指出,他和亞波羅其實都只是與上帝同工而已,真正讓生命成長的是上帝(林前3:6-9)。哥林多教會是保羅所生的,所以保羅要求他們效法他(林前4:14-16)。但是,保羅也很清楚他自己的地位和身份,他是基督的執事,是上帝奧祕事的管家(林前4:1),所以他要哥林多教會的人效法他不可過於聖經所記,免得他們厚此薄彼,貴重這個,輕看那個(林前4:6-7)。

 3.論淫亂:林前5:1-13,6:9-20

保羅勉勵信徒不要行淫亂,因為身體是聖靈的殿,是上帝用重價買來的,所以要在身子上榮耀上帝。對於教會內稱為信徒,卻又行淫亂的,保羅主張不可與他相交。

在現今開放的社會中,男女接觸、交往的機會比以往更多,如不留意,有可能會落入淫亂的陷阱。基督徒應當如何避免淫亂發生呢?除了加強夫妻兩人溝通、培養感情之外,有三個簡單的原則可供參考:1.不聽已婚異性抱怨其配偶;2.不向異性抱怨自己的配偶;3.如果只有兩個男女在同一個房間內,而他們不是夫妻,門就打開。哥林多前書10:12說,「自己以為站得穩的,須要謹慎,免得跌倒。」這是一個很好的提醒。

 4.論信徒相告:林前6:1-8

保羅的看法是信徒如有紛爭,應該在主內的人面前解決,不應該告到外面的人那裡去。以目前法治的時代,教會之間如果有財務糾紛,通常會訴諸法庭。你覺得保羅的建議可行嗎?

 5.婚姻問題:林前7:1-40

  1. 有關性生活:除非是為了專心禱告,且兩相情願,否則夫妻不要分房,免得給撒但留地步(林前7:3-5)。這吩咐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上帝樂意讓人享受性生活,但是必須在婚姻關係中為之。

  2. 有關分居:不要離開配偶(林前7:10-11)。

  3. 有關離婚:不要主動離棄配偶,但若不信的配偶要離去,不必勉強(林前7:12-17)。

  4. 有關守童身:能守童身,可以減少掛慮,但不必勉強(林前7:25-40)。

  5. 有關再婚:寡婦如要再嫁,要嫁在主裡的人(林前7:39)。

保羅並未討論到夫妻都是信主的人卻要離婚的情形。以目前社會狀況,離婚愈來愈多,信徒也無法倖免。基督徒應該如何看待離婚?教會應該如何照顧面臨離婚或已經離婚的會友?他們可以擔任教會要職嗎?擔任牧師呢?你的看法如何?

或許,我們應該回到上帝創立婚姻的原意、要人有伴互相幫補這個角度來重新思考婚姻;夫妻應該本著互愛互重的原則,協力開創美滿婚姻。美滿婚姻並非天賜良緣,而是需要努力經營。萬一婚姻觸礁,不要輕言放棄;經過雙方一番努力,有可能苦盡甘來。如果盡力溝通仍然無法改善,而對方堅持一定要離婚,只好隨他/她。

 6.吃祭偶像之物:林前8:1-13、10:14-33

保羅在反覆討論祭偶像之物時有時說可以吃(林前10:25-27),有時說不可以(林前10:21,28-29)。究竟是可以呢,還是不可以?或說,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可以吃,什麼情況下不要吃?原來,在理論上,偶像根本算不得什麼,我們只有一位上帝、一位主,萬物都是屬於祂的(林前8:6),因此凡物只要感謝過後就可以吃。但是有時根據此等認知這樣做,會讓其他弟兄姊妹跌倒,這樣的話最好不吃(林前8:9-13)。保羅在此指出基督徒行事為人一個最基本的原則:「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無論何人,不要求自己的益處,乃要求別人的益處。……所以,你們或吃或喝,無論做甚麼,都要為榮耀上帝而行。」(林前10:23-24,31)

 7.婦女蒙頭的問題:林前11:2-16

 婦女蒙頭在當時非常普遍,只有新潮的婦女或是妓女才不蒙頭。保羅在此所談的與當時社會習俗有關,今天的教會很少再沿用這裡的教導來要求婦女蒙頭。

保羅接著提到兩性關係中一個重要的原則:雖然起初女人由男人而出,「然而照主的安排,女也不是無男,男也不是無女。因為女人原是由男人而出,男人也是由女人而出。」(林前11:11-12)現代的生理學研究也驗證了保羅的看法;雖然男女兩性天生有別,但是男性體內亦有女性荷爾蒙,只是含量較少而已,女性也一樣。可見男中有女,女中有男。男女兩性如何互相對待,是今日快速變遷社會中一個重要的課題。

 8.婦女講道的問題:林前11:5、14:34-35

從哥林多前書11:5保羅吩咐女人禱告或講道一定要蒙頭來看,他並未禁止婦女講道,只強調要蒙頭,因為那是服權柄的記號(林前11:10),意思是不可自高。至於哥林多前書14:34-35說,婦女在會中要閉口不言,這個吩咐讓許多人感到難以理解。大部份的解經家都認為這是針對當時社會習俗所定的一般性原則;由於婦女在當時受教育的機會很少,社會地位低落,在公眾場合很少發言,信了主的婦女如果標新立異,提倡自由,強調在基督裡不分男女(加3:28),在聚會中任意發言,反而會讓不信主的人看輕,福音受到譭謗。保羅禁止婦女在會中說話,需要在這樣的背景底下來瞭解。陳終道更具體地說,保羅並不是禁止女傳道講道,而是指婦女在聚會中隨便發問、說話,這在當時被視為不妥(註6)。坎伯‧摩根則認為那是針對婦女聚會時竊竊私語、辯論不停而言(註7)。

提摩太前書2:12說,「我不許女人講道,也不許她轄管男人。」這裡的「講道」,原文是「教訓」的意思。保羅認為女人教訓男人、轄管男人是不相宜的。

綜上,保羅並未禁止婦女講道,只提出婦女講道時應該注意的事項。新約時代,婦女受教育的機會非常少,講道的機會更少,教會可能不知如何處理,保羅認為有必要提出來一談。

 9.論聖餐:林前11:17-34

保羅在哥林多前書提及聖餐,成為我們今日領受聖餐時,主領者常引用的經文:「我當日傳給你們的,原是從主領受的,就是主耶穌被賣的那一夜,拿起餅來,祝謝了,就擘開,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捨的,你們應當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飯後,也照樣拿起杯來,說:『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約,你們每逢喝的時候,要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你們每逢吃這餅,喝這杯,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他來」(林前11:23-26)。

聖餐在今日教會是非常重要的儀式之一,與洗禮同為基督教會的兩大聖禮。基督徒領受聖餐,記念主的死,並且再一次與上帝立約,提醒自己身為上帝子民的身份,照著祂的旨意來行事為人。

在領受聖餐時,你的感受是什麼?你要怎樣行,來記念主?你要怎樣行,來等待主來?

 10.論恩賜和肢體關係:林前12:1-31、14:1-12

在教會中,聖靈隨己意賞賜給弟兄姊妹各種不同的恩賜。信主的人,好像肢體一般,都是同屬於一個身子。用身子與肢體來比喻教會和信徒,保羅特別要闡明以下幾點:

  1. 每一個肢體的功用不同,而它們都是身子所不可少的。

  2. 看起來愈是軟弱、愈不體面的肢體,更是不可少的。

  3. 肢體要彼此相顧,同甘共苦,榮辱與共。

你有什麼樣的恩賜?你羨慕怎樣的恩賜呢?

你注意到教會裡有那些比較軟弱或是不體面的肢體嗎?應當如何對待他?

對牧師或傳道人所未具有的恩賜,我們應當存怎樣的態度?可以要求或批評嗎?

 11.有關說方言:林前12:10-11、12:28-13:1、14:1-28

看起來,哥林多教會已經遇到過說方言的問題了,因此保羅在此有詳細的討論。方言是在心靈裡講說各樣的奧祕,對象是上帝(林前14:2);它是聖靈所分給人的恩賜之一種(林前12:10-11),最主要的功用是造就自己(林前14:4);在聚會中方言如果不翻出來,就應當閉口,只對自己和上帝說(林前14:28)。用方言禱告時是靈在禱告,沒有用到悟性。在教會中無論是禱告或歌唱,不要只用靈,也要用悟性,否則對別人沒有幫助(林前14:14-19)。能夠說方言的人,如果沒有愛,就好像鳴的鑼,響的鈸一樣(林前13:1)。一個人如果切慕屬靈的恩賜,最好是尋求那能夠造就教會的恩賜,像愛(林前12:31),像先知講道(林前14:1)。

教會中如果有人說方言,毋需禁止;如果沒有人說方言,也毋需特別追求或鼓勵(林前14:39),因為真正要羨慕的是愛和作先知講道(林前14:1)。

 12.論到愛:林前13:1-13

哥林多前書13章所提到的愛,由於「愛的真諦」這首詩歌的流行,在台灣它幾乎已經是家喻戶曉了,特別是新婚夫婦,更是喜歡它。但是較少有人知道,這裡所說的愛是指上帝永恆的愛、不變的愛、徹底的愛,人若憑靠自己根本是做不到的。

愛是永不止息,但這樣的愛來自上帝。只有我們被上帝的愛所激勵、所感動,才有可能體會或遵行這樣的愛。而且,真正的愛是一種意志上的委身,不是一時感情的衝動;後者會隨環境變動或心情起伏而改變,前者比較能夠持久。

保羅在此告訴我們,愛超過智慧,愛也超過恩賜,愛能解決一切問題。

 四、保羅論復活

復活是使徒們所傳福音的中心,也是我們對耶穌基督信仰的中心。主耶穌被釘十字架死了,但因著復活,顯明他是上帝的兒子(羅1:3-4)。上帝讓他從死裡復活,給萬人作可信的憑據(徒17:31)。

如果有人還懷疑耶穌的復活,他應該來讀哥林多前書15章。當時的哥林多教會就有人起了懷疑的心,說沒有復活這種事。保羅說:「我當日所領受又傳給你們的:第一,就是基督照聖經所說,為我們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聖經所說,第三天復活了。」(林前15:3-4)耶穌的復活,表明他已經戰勝了人類最可怕的仇敵,死亡;也表明了他是萬王之王,萬主之主。如果耶穌沒有復活,那麼基督徒信的就是枉然,保羅說,他所傳的也是枉然(林前15:12-19)。保羅接著舉出許多人證來論復活。耶穌復活有500個人以上看見,這些人大半都還活著,如果有人不相信,大可以去求證。

耶穌是初熟的果子,他先復活,所有信主的人也一樣要復活(林前15:20)。只是復活的身體是怎樣呢?保羅特別用生物的各種形體來打比方,這都是上帝所給的形體,將來復活以後,上帝要給我們另一個不朽的形體,和現在的肉身不同。啟示錄說,那時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和死亡(啟21:4)。雖然很難想像,但這卻是上帝的應許。

耶穌的復活對你的信仰有何重要性?

  以上,我們看到哥林多教會面臨許多問題。使徒保羅在書信中與他們逐一討論,希望他們記住自己的身份,所行能夠歸榮耀與上帝。

  你覺得我們的教會有那些問題,和哥林多教會類似?這些問題應該如何解決?

▲附註:

  1. 巴克萊,《哥林多前後書註釋》,周郁晞譯,(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1994),p.11.

  2. 同上,pp.10-11.

  3. 同上,p.14.

  4. 同上,pp.15-16.

  5. A. F. Walls, "Sosthenes", The Illustrated Bible Dictionary, vol. 3, (Wheaton:Tyndale House Publishers, 1980), p.1476.

  6. 陳終道,《哥林多前書》(台北:校園出版社,1996),pp.288-290.

  7. 坎伯‧摩根,《哥林多書信》,鍾桂娜譯,(美國:活泉出版社,1993),pp.172-173.

▲背金句:

哥林多前書6:19-20

▲作業:

  1. 請閱讀哥林多後書1-13章。

  2. 請預習第八課的課文。

歡迎參觀 梁望惠 的個人網站



成人主日學聖經課程簡介
       
律法書| 王國的建立| 列王與先知| 詩歌與智慧文學| 先知書
     
耶穌生平| 使徒行傳與保羅書信| 門徒書信與啟示錄
【版權所有 歡迎應用 勿作商業目的之用】
欲購書籍,可洽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教育委員會tel:886-2-23625282 ex 215 or 218, email: yoh-nuo@mail.pct.org.tw。另,出版單位已不再提供幻燈片,敬請諒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