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學與生活》

| | | | 轉寄

以利亞的心志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列王記上19:3-4

以利亞見這光景、就起來逃命、到了猶大的別是巴、將僕人留在那裏。自己在曠野走了一日的路程、來到一棵羅騰樹下就坐在那裏求死、說:「耶和華阿、罷了.求你取我的性命、因為我不勝於我的列祖。」

列王記下2:9

過去之後、以利亞對以利沙說:「我未曾被接去離開你、你要我為你作甚麼只管求我」。以利沙說:「願感動你的靈加倍的感動我。」

一、軟弱或是堅強?

在第一段經文中我們看到了一個求死的先知以利亞──出現在他著名的迦密山之役後。由於這段經文所描述的心境遠不如他之前所表現出的轟轟烈烈、捨我其誰,大多數人都會把列王記上的這段敘述看為以利亞靈命最為低潮的時刻,並以此衍生為對服事主的僕人靈命軟弱時的提醒或勸勉。但若果真如此,為何在第二段經文中,以利沙會希望那感動以利亞的靈加倍的感動他呢?以利亞當時的靈命或心志(原文都是用spirit這字)真的軟弱了嗎?還是可能只是出於我們自己經驗的投射而誤解了他呢?

當然,我們都知道聖經中的人物除了主耶穌外沒有一個人的靈命是完美無缺的。我們也完全同意竭力服事主的僕人總是會有身體心靈疲憊的時後。但是如果我們先不把自己或別人的這些經驗套在這位先知上,而是用一個體貼的心情站在他個人的角度(而非一個旁觀者的觀點)來揣摩整個過程,同時更仔細地研究這兩段經文的言外之意,也許我們會發現雖然我們的先知在前段經文中所描述的表現看起來並不如他之前的精彩,但是也絕不應當被認為是靈命軟弱到低谷的情況。事實上,筆者想用這篇文章說明得即使在那樣的情況之下,先知以利亞的心志不但仍然堅強,更可以做為我們基督徒的美好榜樣。

二、背景簡述與常見的解釋

我們先簡述一下整個事件的過程。在列王記上18章描述了一個驚天動地的神蹟,其戲劇性的張力與屬靈的重要性在舊約中幾乎僅次於摩西帶領以色列民過紅海:在迦密山上耶和華的先知以利亞單獨與巴力的四百五十名先知鬥法,並且在大勝之後藉由禱告使三年半未曾降雨的的以色列地重得雨水的滋潤。這轟轟烈烈的事蹟也大大地撼動當時在亞哈背後掌權的異教領袖耶洗別,逼使她為要在以色列人前保住一點面子而不得不裝腔作勢地差人去警告威嚇以利亞一番(王上19:2)。

但奇怪的是,那烈火的先知以利亞竟然因這一點口頭上的威嚇而逃跑,似乎完全忘了才幾天前上帝藉著他所行的大神跡。即便從耶斯列直奔數百公里外的何烈山,以利亞的抱怨與自憐似乎也不得耶和華上帝的同情,反而使祂甘脆直接宣佈用以利沙來接續他,且說出「我為自己留下七千人,是未曾向巴力屈膝的」來反駁以利亞的自以為是。

這些話如果不是由耶和華親口說出而記載在聖經裡,我們恐怕很難相信上帝竟會對他如此忠心的僕人無情至此。畢竟連自義的約伯也在最後得了稱讚(伯42:7),連背命的約拿也有遮蔭之處(拿5:6)。看起來以利亞當時的靈命一定是低到某個程度令上帝生氣,以至於在如此狼狽地情況下連個安慰的話語都等不到。這也難怪有些人甚至認為上帝自此以後就不再重用以利亞了。

整個故事最難理解的地方大概就是為何以利亞對上帝的信心會有如此大的轉變。在正常情況下,一個人在經歷過上帝的大能在如列王記上18章所記錄這般榮耀的彰顯後應該不會這麼輕易地就失去對神的信心,更何況是行在主裡許久、帶下許多神蹟、且對亞哈一家已身經百戰的先知以利亞!這樣看來,似乎我們必須要相信這事件的主角本身並不是在一個「正常情況」...

一般常見的解釋是強調在迦密山一役之後以利亞在心靈與身體上都已幾近枯竭狀態,所以耶洗別裝腔作勢的威脅之語意外的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使得我們的先知頓時落入靈性的黑夜,緊繃的情緒潰散成無盡的苦毒與自憐。情勢之嚴重到出現求死的想法,甚至膽敢兩次用同樣的話語回答上帝。教牧界或基督徒心理諮商師有時會用「以利亞症候群」來形容之有些基督徒在一時熱心服事主之後因屬靈的驕傲與自以為義所產生的負面情緒。可見我們多半已接受把以利亞這樣的轉變當作一時心理或情緒上的軟弱,自然也不太可能把這段時間裡的表現視為可被效法的屬靈典範。

三、幾個無法理解的問題

這些常提到的論點雖然很有說服力,但是似乎並不足以全面的勾勒出以利亞與耶和華上帝的關係,更不足以作出其後靈命軟弱、不被上帝重用的結論。關鍵在於以下幾個觀察:

1. 若以利亞的逃離真是只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他應該由耶斯列往北逃跑,而不是往南經過撒瑪利亞,他仇敵耶洗別的所在。就算他原是要到南國猶大尋求保護,那到了猶大國時就應該可以停止,為什麼他卻更往南走到猶大的南端別是巴,甚至到數倍遠的何烈山去呢?(王上19:3)那裡是曠野,更沒有人能保護他的性命。

2. 若以利亞真為了逃命,他又為何向主求死呢?而且細看他所自述求死的原因,並不是為自己生命的不順遂或仇敵的逼迫,乃是因為自覺事工的果效不勝過列祖,即過去的眾先知(王上19:4)。

3. 上帝問他逃到這裡做什麼,他兩次都回答說以色列人背棄了神的約、殺了耶和華的先知、只剩他一人。也就是說,他不是在控告或不信任上帝,而是在控告以色列全族、要求上帝主持正義。

4. 他不是說只有他自己是全以色列唯一愛神、唯一不拜巴力的人,他乃是說自己是全以色列唯一僅存的耶和華的先知。這一點似乎是正確的。(雖然在王上18:4有提到被俄巴底保護藏匿的一百個先知,但按其表現來看更像是先知的門徒。而非當時真被上帝所揀選,為他發熱心的真先知。)上帝叫以利亞去膏抹以利沙來接續他,反而是間接同意以利亞所說的:在當時的情況下,全以色列中的確只有他是唯一僅存的耶和華的先知。

5. 上帝第一次的回答是要他站在山上,在上帝的面前。耶和華經過時有烈風、山崩、地震與火燄等極不尋常的現象。傳統的看法是認為上帝的目的是要顯示給以利亞看到他的大能威嚴,如同給自義的約伯所展示的一樣(伯38-41章),為要叫以利亞降服到對所發生過的一切完全交託給主,不再抱怨自義。但是如果真是如此,以利亞在看過這樣的大神蹟後還心硬不改豈不表示上帝這次的示威太沒用了?

事實上,聖經的作者其實對上帝這兩次的能力彰顯有完全不一樣的評論:在約伯記42:5中約伯說道「我從前風聞有你、現在親眼看見你。」但在王上19:11-12卻說「耶和華卻不在其中」。可見對於這次上帝為顯現他的能力給以利亞看是有更深一層的原因。

6. 整個事件前後,上帝從未責怪過以利亞,反而指派他做新的工作。而且以利亞在此事之後的服事並未真的減少,王上22章與王下第1章繼續有他活躍的記錄。所行的神蹟比起先前也絲毫看不出比較不被重用。

7. 在整本聖經中,我們很容易找到君王或祭司被人膏抹後開始服事的例子,但我們會驚訝的發現在以利亞受差遣去膏抹以利沙之前或甚至之後,完全沒有耶和華的先知被「人」膏抹的記錄。在這一點上,筆者覺得神學家加爾文把這三份舊約中受膏抹的職份突顯出來做為耶穌基督在地上的職事範圍可能容易帶來誤導,讓我們以為所有待或大部份)的先知都是有正式受油膏抹的。因而忽略了其實先知的職份都是神自己用聖靈膏抹,並不是出於人的手。這樣看來,在這裡以利沙被以立亞膏抹的動作不但非一般的儀式(如君王或祭司),反而是個極特殊且整本聖經唯有在此出現的例子。

8. 和其他的先知不同的是,以利沙不但不是在一開始蒙召就聖靈充滿地站出來服事主,反而是在以利亞的教導下成長,且其事奉是在以利亞離世時的祝福後才開始(王下2章)。其中的傳承意味非常清楚(王下2:9與2:15),且非常類似摩西傳承給約書亞一樣(民27:12-23),只是約書亞並非先知,更像是士師的角色。這樣看來,我們的耶和華上帝命以利亞去膏抹以利沙可能不但不是要藉機辭退以利亞,反而是要他參與祂本來可以單獨興起以利沙的計畫。

9. 一般以為上帝所說「但我在以色列人中為自己留下七千人,是未曾向巴力屈膝的,未曾與巴力親嘴的。」(王上19:18)是代表祂不喜悅以利亞自以為是全以色列唯一僅存的先知,而故意說出來為要糾正他的話。但其實這樣的解經是有問題的。因為以利亞從來未說他是唯一僅存、不拜巴力的人,而耶和華也並不是說還有七千位先知可用,不差你一個。可見此句話的真正意思並不是刻意地要反駁以利亞。

10. 以上所提的句子(王上19:18)是上帝整段話(15-18節)中的最後一句,其第一個字「但」表示是前面一句的補充。前一句話並不是上帝要以利亞膏以利沙接續他,反而是一個亞哈家和其他拜偶像的以色列人將會因背棄上帝而遭殺害的預言。所以上帝這句話的目的應該是讓以利亞不用擔心所有的以色列人會在此過程中被害,因為上帝認識保守那些真正敬拜祂的子民。

11. 最後,由以利亞是以未死的肉身直接被接上天(王下2:11),且在主耶穌在世時與摩西一同顯在變像山上(太17:1-8;可9:2-8;路9:28-36)。一般相信,摩西是做為律法的代表,而以利亞是作為先知的代表。但為何在變像山上出現的不是以利沙?以利亞不是已經被取代了嗎?由此點可知,以利亞在何烈山上看似不敬的言行可說是完全未影響他在上帝眼中的重要地位。這實在是值得我們深思的一個問題。也許這段故事在上帝的心目中有著完全不一樣的看法。

四、理解整個事件的關鍵

如果以上幾個觀察與相應的推理是有一定的道理,也許表示傳統上對以利亞此時屬靈景況的解釋可能是需要調整的。那麼解開整個故事的關鍵在哪裡?筆者個人認為在於真正地了解以利亞的「心志」。作為一個被耶和華上帝如此重用的僕人,他內心深處在此時真正關心的是什麼?他一直極力要爭取是什麼?他最無法接受的又是什麼?這些是我們首先要面對的問題。

傳統的解釋背後隱含一個假設,即以利亞至少在迦密山一役時便非常看重自己事工的果效與個人在以色列人中屬靈地位的獨特性。簡單講就是看重自己。畢竟,先知也是人,總有軟弱的時候。但是,這樣「解釋」以利亞的行為固然貼近一般基督徒的經驗,但是可能在無意之中反而把我們自己常見的自義自憐投射在以利亞身上,以至於不經意地忽略了許多其實並不支持這樣看法的經文證據,以上所舉的十餘個矛盾或釋經上的問題便是一些例子。

為要更好的理解這一切,也許我們需要改變上述的假設,也就是說以利亞當時心中真正關心的並不是自己事工的果效,而是以色列人全體的屬靈情況是否得到復興。當然、理論上後者也本應是前者的最重要的一部分,但前者的重點是自己,後者的重點是上帝的子民。誠如天使加百列預言施洗約翰時所言的:「他必有以利亞的心志能力、行在主的前面、叫為父的心轉向兒女、叫悖逆的人轉從義人的智慧.又為主預備合用的百姓。」(路1:17)。可能正是這一點小小的不同,便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以利亞這些言語行為背後的真正動機。也才能用一個更完整的屬靈觀點看待他與耶和華上帝之間的關係。

五、拼湊出另一幅圖畫

如果我們採取前述的第二種假設來作為解釋以利亞心態的基礎點,整個故事的描述出的圖像會完全不同。在迦密山一役之前,以利亞就特別要求亞哈王將巴力的四百五十位先知與亞舍拉的四百位先知一起帶到迦密山(王上18:19)。原因無它,就是希望藉由上帝大能的彰顯讓當時對耶和華三心二意的以色列人一舉放棄對巴力與亞舍拉的膜拜,甚至完全瓦解耶洗別所帶入的黑暗勢力。可惜的是不知為何原因只有亞哈與巴力的四百五十位先知上迦密山,耶洗別與她所供養的亞舍拉的四百位先知並未參與這次的鬥法大會。

所以我們可以合理的相信當以利亞成功的擊敗巴力的先知並令以色列人把他們殺死後,他必定也期待這一批剛剛重新認定耶和華為主的以色列民能回到他們的家鄉將此役的結果告訴他們的親友,使得更多以色列人離棄巴力與亞舍拉而歸向耶和華。同時他也期待當亞哈王經歷這樣的偉大的神蹟後能影響他的妻子耶洗別,迫使她放棄對亞舍拉的崇拜,間接地復興以色列人對耶和華的信仰。這就可以很自然地解釋了他為何要奔行在亞哈之前,宣告主的得勝(王上18:46,原文跑在亞哈前面的「跑」是用於在君王前面開路,宣告王諭的情況)。

但是很不幸的,他高估了亞哈對耶洗別的影響力也低估了耶洗別的頑強。以至於當耶洗別差人來警告威嚇他時,我們的先知詫異到無法接受這個意外的結果。因為他萬萬想不到從他第一次發預言開始已歷時了至少三年半的乾旱,而迦密山上從天而降的烈火、與他禱告後得來的傾盆大雨竟然沒有半點改變當時領導以色列民的亞哈王與皇后耶洗別!

於是他選擇逃避下一波可能的正面衝突,並不是為了保護自己的性命(他上迦密山時就已經把他的生命交給耶和華了),也不是對上帝的大能突然信心軟弱(他才剛帶下幾個大神蹟),而是在理性與情感上無法接受他即將親眼看見的景況:以色列的君王、皇后卻仍未悔改,甚至要殺耶和華的先知!所以迦密山上的短暫復興也將很難持續下去,更枉論全以色列的悔改復興了!

我們要知道,以利亞對他同胞的愛與對他們屬靈景況更新的焦急等待是遠超過我們這些外邦基督徒所能體會的。為其同胞靈魂的得救,他們常在嚴厲的譴責後為他們日夜哭泣,就是將自己的性命與之交換也在所不惜(羅9:1-3)。所以以利亞才向上帝哭訴:「耶和華啊,罷了!求你取我的性命,因為我不勝於我的列祖。」,免得再看到他心愛的以色列族人落入比以前更為黑暗的屬靈景況裡。以利亞的這裡所指的列祖是誰?就是從摩西以來的眾先知。他們受耶和華上帝的差遣前撲後繼地呼召以色列人歸向主,但復興的情形總不能維持長久。以利亞如果有錯的話,大概就是錯在太過主觀地以為耶和華上帝藉由他帶下的極大的神蹟應該會改變以色列人的屬靈情況,使復興更為長久。但是迦密山之役後幾天不到他們竟然就想要殺耶和華的先知!(如果他知道連神的兒子也將遇到相同的事的話,可能就不那麼驚訝了。)

這樣也許我們就能體會,以利亞的哭泣絕對不是在為自己的性命危險哭泣,他也不是為自己的「事工果效」哭泣,而是為以色列人的屬靈情況這般墮弱且不見改善而哭泣。他雖然知道上帝必然可以保護他的性命,但那才不是他所在乎的呢!他為自己族人的憂傷失望那裡才能得到安慰呢?那裡才是他可以放聲呼求神的呢?耶路撒冷的聖殿也許是一個在他心中閃過的選項,但畢竟他是北國的先知又非祭司之後,耶和華的約櫃又被聖殿的布幔與圍牆遙遙地將他隔離開來‧‧‧因此他選擇直向何烈山而行,那裡是以色列人的祖先在五六百年前與耶和華上帝所立約的地方,如今卻早已被他們拋在腦後、完全遺忘了。

以利亞把僕人留下(王上19:3),獨自前行。因為他此後將面對的是整遍曠野,生死難料。更何況這也是他獨自尋求面對上帝的時刻,此時全猶大與以色列中沒有人能在這件事上對他有什麼幫助了。雖然這一趟路並非上帝直接的差派,但祂仍然差了天使(而不是烏鴉,王上17:6)來供給他必要的飲食。天使短短的一句話:「起來吃吧!因為你當走的路甚遠。」(王上19:7)也給了他新的盼望,確知耶和華上帝就在何烈山等著他。

到了何烈山,耶和華問以利亞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以利亞啊,你在這裡做什麼?」(王上19:9,13)從聖經裡許多地方可以知道,當上帝問問題的時候,祂絕不是在等待一個答案。我們可以合理的相信耶和華上帝這個問題意味著以利亞其實並不應該在這裡,而是應該在他所被呼召去服事的以色列人當中。他想要用這個問題來提醒以利亞,希望他能明白雖然耶和華上帝知道這整件事的發展,但並沒有要收回他對以利亞的呼召。他仍應該而且可以留在他的先知的職份上繼續他的工作。

顯然上帝對此時的以利亞是非常溫和的。但相對於上帝的溫和,先知的回答乍看之下顯得自義得有點過份。但如果我們把以利亞的回答再仔細讀一遍:「我(曾經)為耶和華─萬軍之神大發熱心,因為以色列人(已經)背棄了你的約,(已經)毀壞了你的壇,(已經)用刀殺了你的先知。(現在)只剩下我一個人,他們還(正在)要尋索我的命。」(王上19:10)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時態,已用括弧標出:第一句用過去完成式顯示以利亞的確了解他的職份,而且曾忠心也熱心地努力過,但以色列人已經完全無藥可救了。但第二句現在式的句子顯示出以利亞對以色列人離棄耶和華的罪大到竟然敢將耶和華的先知趕盡殺絕而感到吃驚,並且暗示他選擇離開以色列並不是因為害怕或在乎自己生命會被殺害,而是想要為主保留下最後一位先知免得敵人得逞。

當然,這句話未明言的意思乃是希望耶和華上帝能主持正義,破壞亞哈與耶洗別的計謀,而且能讓他看到先知的事工能繼續下去有傳承,不會中斷。上帝雖然知道他心理的意思但並沒有馬上正面回答,而是要他站在山上看著祂經過──雖有烈風、山崩、地震、火燄,卻不見耶和華在其中;耶和華的同在是藏在微小的聲音裡。這表示上帝要提醒以利亞外表所見的現象並不一定反映真正的實際──雖然局勢如此險惡,一切努力似乎完全無效,但這並不代表上帝不再掌權。耶和華心中當然有計劃,只是尚未完全顯明給他的百姓,需要祂的僕人以利亞如同注意到那微小聲音般用信心與耐心去仔細聆聽。

在這微小的聲音裡,主耶和華再次讓以利亞反省並回答同一個問題:「以利亞啊,你在這裡做什麼?」一般的看法是以利亞兩次相同的回答表示他並未真正的了解上帝的心意,也顯示出他的自義與驕傲,因此觸怒了上帝。畢竟他似乎太強調「自己」在這回答中的角色。倘若只由本段的內文看來,這樣的解釋是有一定的道理,但如果放在前面所提及的較寬廣的背景架構下來看,如果以利亞內心裡所真正關心的並不是自己的生死,如果他曾是那麼不惜生命地推動以色列屬靈的復興,如果他所帶下的烈火曾代表過上帝的同在與對以色列背道的忿怒,那他還能選擇用什麼別的話來回答呢?他和上帝其他的僕人一樣的地方是:他們在上帝面前是絕對的誠實。

他當然知道(因為似乎任何基督徒都看得出來)耶和華第二次問他完全相同的問題是表示對他第一次的回答有所保留,而且藉由風沙走石提醒他要能安靜下心來、不被外表的現象左右而失去對上帝的信心。但是他在上帝面前同一個問題的兩次回答豈能前後不同呢?難道他如果換了另一個比較「屬靈正確」的答案就能改變他已經離開所事奉的地方,對繼續服事下去的成效喪失信心的事實嗎?當然不行。如果可能,他希望主能再多給他一點提示或引導,讓他能從何烈山再出發。所以他選擇重新再把自己的真實景況,不帶虛假的回復一次。但是顯然可以看出以利亞的第二次回答,雖然字句上與第一次相同,但其聲勢和語氣必定已減弱了許多,因為他以外衣蒙了臉,表現出對上帝的敬畏。

筆者認為,這樣的反應就已經是耶和華上帝所要的了,因為當我們面對上帝時,重要的並不是言語的內容,反而是態度。所以我們解釋這段經文時不應該再集中心力於挑剔以利亞如何信心軟弱地說了些不夠屬靈的話,間接地滿足我們做為旁觀者的自以為義的心理。如果連上帝在這裡都從未批評過他的僕人,我們又算什麼呢?這裡也可以看出我們上帝是如何溫柔的對待對他忠心的僕人,即使他可能看起來像是一時的意氣用事了。

接下來的15-16節,耶和華上帝重新指派先知三份新的工作:膏三個人成為亞蘭王、以色列王與新的先知。這表示上帝再一次重用以利亞,差派他執行新的計劃。我們一般的靈修性的讀經很容易聚焦在膏抹以利沙的這件事,認為這代表上帝已不喜悅以利亞的服事。但是正如在一開始我們所提出的質疑,這樣的說法在解經上顯然有很大的疏失:由17-18節上帝自己的解釋可知,以利沙被膏最主要的任務之一是終結以色列敗壞的王室家族,而這份工作卻是以利亞自己在時間上無法參與的(雖然他一定很想),所以需要由下一代的先知接續他來完成。

事實上真正膏哈薛與耶戶作王的是以利沙與其門徒(王下8:7-15;9:1-13),顯示在上帝眼中以利亞與以利沙的事奉是相連續的,以以利亞為代表但由以利沙完成。以利沙是「接續」以利亞的服事而非「取代」之。否則上帝根本不應該用以利亞去找以利沙,花時間教導他,又將那感動以利亞的靈加倍感動以利沙(王下2:15)──上帝完全可以自己興起以利沙作祂的先知,就像興起以利亞和其他所有先知一樣。筆者認為,主耶和華之所以用這麼特別方法向以利亞說明日後的服事方向已經意味著祂並沒有因為以利亞的回答而不喜悅,反而有一種疼惜之情。畢竟我們的耶和華上帝連對像約拿那般違逆主命、耍孩子脾氣的先知都能有耐心解釋,更何況向以利亞這位為祂幾乎犧牲生命的忠僕呢?

最後,如前面已提出來的,主說祂為自己留下七千人並不是為了要「暗諷」以利亞自認為是耶和華唯一的先知的話,而是要接續17節的預言,提醒以利亞在以色列中還有不少忠心向主的人,他們會在上帝這一系列的懲罰中被保守,不須要因為一時且表面的失敗而喪失盼望。只是我們平時讀經時很容易只看見故事中與主角個人有關的經文而無意間跳過17節,將18節與16節(膏以利沙接續他)作一個因果性的相聯,因而得出一般常見的觀點──認為這句話肯定了上帝不喜悅以利亞而要將之免職,才用以利沙代替之。事實上,主早就預備這群以色列民(雖然以利亞並不知道),作為以色列日後的復興的種子,而以利亞過去的服事必定也曾激勵過這些沒沒無名的真以色列人,並沒有徒勞。可以想像,當他聽到耶和華的話,知道主仍重用他、事工後繼有人、惡人終將被消滅、並且以色列復興有望時,他的心中會是多麼的高興。因為那正是我們的先知所最關心的事!也就是他心志的所在!可以想見他回程時的心情會是變得是多麼輕快啊!感謝上帝!祂僕人的心志從未離開過起初的呼召,而耶和華的安慰也從未遠離過他的兒女。

六、結語

由以上的分析發現,如果我們能緊抓住「以利亞的心志」作為解釋經文的關鍵,就會發現我們對這段耳熟能詳的經文竟可以有幾乎完全不一樣的觀點,而且可以為許多經文之間的關係有個更全面的了解。我們發現,「以利亞的心志」就是全心全意的以上帝的事與心意為念,沒有自己:即使是在發現自己的事奉沒有達到預期的果效時,他並不因為怕死而逃命,也不因為自義而賭氣,但卻會為了自己骨肉同胞的不爭氣、上帝託負使命的未實現而忍不住悲傷失望。他並不是只是甘願做一個雇工,好像只要照著命令做事就不必在乎最後的果效,反正一切都交托給主就好了。所以我們反而很難理解為何以利亞竟然會出現一些不尋常的言行仿佛是挑戰主命、得罪上帝。

其實,不只是以利亞,細看聖經裡的神僕(如摩西、以賽亞、耶利米、以西結、哈巴谷、保羅等人,甚至包括主耶穌),他們幾乎都有過類似因為上帝旨意無法在祂的子民中間被遵行而難過到幾乎至死或幾乎求上帝賜死的經驗。這實在是因為他們的心志與上帝的心意合一,不但事奉時帶著上帝同在的權能,他們的心腸更著實地被聖靈所感動──因而也與上帝一起承受那被祂子民所背棄的傷害。他們的淚水是代表靈命的低潮嗎?他們的悲嘆是代表信心的不足嗎?這些問題就像是問耶穌釘在十字架時流的血是代表他的軟弱嗎?祂的呼喊是代表著祂的無助嗎?是的,但不是只是這樣。這些痛苦的背後是因為有個為愛所充滿,寧願被深深地傷害也不甘冷淡的心志。

但願基督耶穌的教會裡能有更多這樣心靈與上帝合一的器皿,與主耶穌一同分擔著因這世界拒絕上帝而帶來的傷痛,也才配與祂一同分享將來得勝的榮耀。因為一個人靈命的真正景況不是用任何外表的行為或「屬靈正確」的言語所可以測量的,它是以與主耶穌心靈的距離來決定的。在這裡我們看到,為了上帝的子民,以利亞與耶和華上帝同發怒、同嘆息、同哀哭,因為以利亞的心志就是我們主耶穌的心志,未曾偏離。


圖片提供/123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