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學教育》

| | | | 轉寄

職場,塑造品格的土壤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三年前,日劇《派遣女王》在台開播大受歡迎,主要探討日本在泡沫經濟之後,職場結構歷經變動,正職員工與派遣人員之間,既對立又共生的生存關係。透過演員們生動詮釋職場百態,「一起工作就是一起生活」,更是引發上班族的共鳴與反想。

劇中女主角大前春子,受到食品公司 S&F 營業部部長的徵召,進入 S&F 的市場課,協助草創期的工作。春子剛進入職場時,曾經歷裁員的挫敗,此後便努力充實自己,培養多方能力,做過各類的派遣員,因此累積了許多職場經驗。春子的字典裡頭,絕對沒有「不可能」與「加班」。她做事有條不紊,一絲不苟,效率極高。雖然外表冷酷,鮮少露出笑容,但當同事面臨困難,她總是適時伸出援手,不會藏私。她能力過人,但不因此自恃甚高,忽視工作倫理。好幾次,她的能力其實勝過與她較量的正職同事,但為了公司的遠景與目標,她選擇放低身段,忍辱負重。刀子嘴豆腐心的她,總是敏於體察各個同事所在的處境,給予逆耳的忠言,誠懇又堅定地觸摸、安慰、療癒同事內心深處的種種不安、笨拙、傷口。

工作中的友誼與界限,情義與距離,品格與際遇,全在春子身上一覽無遺。當我看完這齣日劇,才明白它之所以突出,除了反應時代和真實刻劃職場百態外,更帶出一個重要卻經常被忽視的課題:「職場品格」。

春子的精明幹練,身懷各樣絕技又洞察人情事故,讓我想到聖經中的大衛,做事精明,動靜皆宜,善用智慧和權柄,治理當時的以色列。大衛在成為君王之前,一生轉換過多次跑道:牧羊人、音樂家、戰士、千夫長。每種職業,每種身份,都是塑造大衛的品格能夠邁向大衛王的過程。如果大衛不曾當過牧羊人,沒有真實經歷牧羊人細心看顧羊群,他不會寫出那麼撫慰人心的詩篇二十三篇。如果大衛不曾彈琴,他不可能在急難時,心中響起信靠的樂歌。如果大衛不曾作過戰士,他不會體會到神是為以色列征戰的神,也不會有成為領袖的勇氣。如果大衛不曾做過千夫長,與他的同袍不曾有過深切的接觸,他不會成為恩威兼容、眾民擁戴的君王。

「派遣女王」原來的日文名稱是「派遣的品格」,雖然翻譯成中文後,「品格」被「女王」取代,失去了原有的意涵,但春子為 S&F 達成任務,化險為夷,實在是 S&F 的女王。一如大衛王成為以色列的王,是從最卑微卻也是最基礎的地方磨練起。在各樣的職場環境,努力學習盡心竭力。品格的陶塑,一點一滴在這個過程中滲透到他們的生命,以至於他們在關鍵時刻,能夠成就王者的工作。透過春子,我更加了解「生命的意義,在追求完美職業的品格。」而職場,正是神為我們品格塑造所預備的土壤,需要在朝九晚五的例行裡耕耘,在人際磨合的繁瑣裡澆灌,才能在工作中,結出生命的堅實果子,開出信仰的芬芳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