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學教育》

| | | | 轉寄

結婚後的過年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我們家族是很重視傳統的。舉凡阿公阿嬤的生日,以及中國人的三大節慶農 曆新年、中秋節、清明節,全部的家族成員只要是在台灣本島,全都得從台灣各 地城鎮回到阿公阿嬤家團聚。國中的我,雖然成績保持全班前幾名,但常是老師 的眼中釘。因為我讀的是特優班,全年星期日都得去學校上輔導課,連過年老師 也不放過我們。全班只有我一個人常常請假,一下過年、一下阿公生日、一下阿 嬤生日、一下姑姑或叔叔結婚。

我常痛苦地夾在兩邊,一邊是老師的威嚇,一邊是家族的傳統,選擇性靠邊 站。對於我,非常瞭解農曆新年這種大日子,是絕對要跟家族聚集的。管你擠車 擠到身心俱疲、或者感冒重病都得趕在除夕日前,回到阿公阿嬤家幫忙大掃除、 吃團圓飯、守歲、拜年。但是突然有一天我發現,過年竟然可以不用趕著回去團 聚,因為我結婚了!萬歲!

夫家這裡,幾乎沒有什麼傳統。因為公公很小的時候,父母雙亡,他一向獨 來獨往,最討厭傳統這些包袱。只有婆婆有娘家親戚,那裡還會有些婚喪喜慶, 不過公公也很少去參加。這裡完全沒有什麼節慶,公婆他們連生日都不過(生日 根本也不知道是哪一天)。日日都一樣。過年不用大掃除、不用貼春聯、也不用 煮什麼偉大的年夜飯。連紅包包給他們,他們也原數包回,連紅包袋都不換。

第一次在夫家過除夕夜,清清淡淡,覺得好悠閒,以為就這樣了,還很高興 對我老公說「真好!我喜歡這樣子過年!」。但是第二天大年初一,還是得去丈 夫的外公外婆(就是我婆婆的爸媽),以及我婆婆娘家的弟兄姊妹(共七個家庭) 拜年拜一圈,花了一整天的時間。第三天大年初二,就是我丈夫跟著我回娘家, 從我爸媽那邊開始拜,拜到我爸爸的爸爸與媽媽(就是我的阿公阿嬤),以及我 爸爸那邊的兄弟姊妹(共十二個家庭),拜到手軟腳軟。第四天大年初三,再趕 緊趨車到另一個城鎮拜我媽媽的媽媽(就是我的外婆)以及我媽媽那邊的弟兄姊 妹(共四個家庭),拜到快要口吐白沫。

各位看官,你們一定看得都眼花撩亂了。但是我們可是得全省環島,一一 逐家拜過去,不能漏掉任何一個,否則在家族裡面會被視為沒禮貌、禮數不夠。 誰說過年四天是放假日?對於我們這種人而言,拜年是盡義務,比上班還辛苦, 想到就頭皮發麻!家族龐大有其利弊。是沈重、卻也甜蜜的包袱。而且還有一個 意想不到的好處,就是我小時候考試考到「爸爸的二妹,我們要尊稱什麼?」「媽 媽的弟弟所生的女兒,叫什麼?」「阿嬤的表妹,要稱什麼?」別的同學還要畫 樹狀圖想半天,我連想都不用想,一定是全班答案寫最快、又對的人。你會這幾 題嗎?簡單啦!就是「二姑」、「表妹或表姊」、「表姨婆」啦!。我那五歲與三歲 的孩子,他們現在就會這些題目了唷!甚至更難一點的,好比他們還會稱我的阿 公做「外太公」,稱我先生的外公做「外祖」,這可是要查國學辭典才會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