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學教育》

| | | | 轉寄

基督教不是沒有故事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後現代是一個說故事的時代

眾所周知,後現代文化是一個說故事的時代,無論新聞、電影或網路,異象傳遞、直銷見證、談判和講座教導,都深深地被各樣故事所浸潤、所充滿。

新聞記者傅弗德在其所著《敘事的勝利》 (Triumph of Narrative) 一書中也提到:「說故事立於文明生活的真正核心」我們用說故事來解釋、教導和自我娛樂。說故事也是我們瞭解世界、認識自我與影響彼此的重要方式。

然而,當我們的社會文化正擁抱著各色樣故事的時候,卻也同時揮斬掉了那最重要的一個「大故事」──上帝的故事。現代人對聖經中的上帝拒絕,淘汰掉所有關於神的信仰故事,也因此抽掉了世界中最重要的一條故事主軸線。

於是,人們開始捏造自己的故事,一個、百個、無數個,卻沒有一個是內含真理,反映完整人性的真實故事。語言和故事悲哀地,不再被用來發現創造中的豐富,與 創造後面的創造主。取而代之的,是被用來在一些無意義的表面上,創造無數主觀又個人的文化故事。以致於當今世人面臨的是和神對立,又多到氾濫的種種文化故事。

面臨如此汪洋,世人要選擇哪一個故事呢?伴隨著文化中的「反故事」,基督徒也被消費主義情節、追求權力、偶像、情欲與自我滿足的故事給圍剿。這是一個故事的深淵,我們需要用信仰的故事來提升。我們需要用信仰故事,來向文化故事的深淵下戰帖!

基督教的故事在哪裡?

然而,基督教不是沒有故事。但因多年來基督教的重教義資訊,輕故事,使得許多精采的聖經故事:摩西、大衛、路得等,從血肉故事中被剝離,成為一個個扁平、抽象,又讓人讀疲了的聖經人物,所有的情節也被簡化為一、二、三的屬靈原則。在基督教裡,這是一個被忽視過久的現象。

在教義教導和道成肉身的故事中間,我們其實存在一個深不見底的深淵。一堆強調「該怎麼樣」,「要怎麼作」的教義教導,和有血有肉、有缺憾,有軟弱掙扎的真實人生中間,隔著一大道鴻溝,兩邊隔岸遙遙對望。我們缺少深厚信仰底蘊的故事,來影響基督徒更深地認識信仰的真實。

面對文化中的許多聲音,屬於基督徒的聲音也相較之下較為薄弱,有時甚至很被扭曲。基督徒不善用媒體,也缺少各樣形式的信仰故事在文化裡發聲,因此若在文化 裡發聲或出現,多半都是因為出了事的時候,尤其是醜聞。比如說最近剛發生不久的新加坡康希事件,美國重大的經濟案件安隆(Enron)事件,WorldCom 事件的主要經濟犯,都是基督徒。還有在科羅拉多州嫖妓,而且是瓢男妓的教會界領袖Ted Haggard,電視佈道家Jim Baker,Jimmy Swaggart等等,呈現出來的是屬於失敗基督徒的聲音。

另外一方面,基督徒走出教會,在社會裡發聲的時候,又多半顯得很激烈。比如說早期在臺灣街頭指責走過的人是罪人的傳道者; 在美國墮胎診所前面丟炸彈的激進基督徒; 在好萊塢抗爭《基督最後的誘惑》電影,示威遊行到爆發流血事件。著名例子的美國電視佈道家Pat Robertson,2010年先是公開呼籲暗殺委內瑞拉總統,後又說海地大地震,是因為他們和魔鬼作交道。到近期,基督徒對同性戀的論斷和定罪,我們傳遞出去的又是怎樣一種文化形象?

簡單地歸納,基督徒最常投射出去的文化形象大約分兩種:生命失敗的基督徒,和憤怒定罪的基督徒。這是我們想要傳達的形象麼?失敗和憤怒?為什麼會狹窄到如 此?因為我們缺少用各樣精采信仰的故事形式,來呈現信仰多面的豐富。我們傳遞最多的是神學和教義,是許多的tell,很少的show。我們不斷述說的是人 應該怎樣活,而缺少呈現原來真的可以這樣活。道成肉身需要有血肉故事來包裹真理,要不然道就只能停留在「道」,和肉身間還是有深淵般的距離。

若說我們的生命,我們的生活,是未信之徒所接觸的第一本「聖經」。他們必須借著我們這本「聖經」來認識神和接觸神。很明顯地,文化對我們的誤解,或者是因 為我們在信仰中活的還不夠透,還無法有血有肉的呈現信仰。或者是我們這本書開展得不夠大,沒有在世人的眼前完全地展開,完全透明。

保羅說,「我們成了一台戲,演給世人與天使觀看(林前4:9) 若要破除世人對基督徒的迷思,身為基督徒的責任,便要不斷地對文化發聲。而且「我們傳揚他,是用諸般的智慧 (西1:28)」,不只藉牧師和宣教士開佈道會、傳福音; 或透過基督徒個人對鄰舍、朋友和同事等做生活見証; 我們還需進入文化,藉大眾媒體、文學和藝術等不同形式,不斷地來呈現和對話。

基督教善於大聲疾呼

如此說來,主動向文化發聲,呈現信仰的豐富,是我們每一位基督徒的責任。而且要用諸般的智慧來發聲,有時大聲,像曠野中呼喊。有時則柔聲細語,諄諄在人們身邊叮嚀。

到目前為止,我們最常見到基督教對文化發聲的方式,多屬大聲疾呼型(Shouted)。對那些「油蒙了心,耳朵發沉、眼睛閉著」的百姓(太13:15),好似要講得大聲、直接,震聾發瞶,才能喊進心裡、靈裡去。

因而我們有護教學,是早期教父為護衛基督教信仰內容,所衍生出用證據和精確說理來為基督教辯證的思辯。在避開所有可能對基督教攻擊的同時,還可同時闡述、發揮信仰中對神和世界的看法。

今天,護教學發展的更廣義了,包括處理信仰和所有人文科學的關係:哲學、科學、社會學、歷史……用諸般証明來解釋信仰和這些學問不但沒有衝突,還有著共同的接觸點。對話物件則多為知識份子或文化中的精英,可以接受用哲學、邏輯辨證和神學詞句所結合的討論。

此外,大聲疾呼型尚有用電視和廣播講道的宗教節目。一點不拐彎抹角地,由牧師直接切入福音核心。或是一些基督教刊物,對一些社會議題或流行文化趨勢,像「達芬奇密碼」和「女神卡卡」之類,發出文化分析和反思,然後尖銳地贊成、否定、推翻或立法。

這些面向社會文化所傳遞的基督教聲音,多為大聲宣告和指責。然而,當我們留給世人的基督徒形象是失敗或者憤怒,面對一些信仰和道德議題又傾向大聲宣告和指 責時,老實說,我們已經漸漸失去世人的眼光和願意聆聽的心。我們在失去講臺,失去舞臺,也失去發言的空間。是否,我們也可以嘗試使用輕聲細語的方式,來接 觸更多靈魂裡的「未得之地」呢?

輕聲細語也是信仰傳遞智慧的一種

有時覺得護教學中的「護」,感覺上好像有點傾向「抵禦」或「攻擊」,是比較消極或過於積極的做法。面對文化,也許我們可以採取不一樣的路徑,用輕聲細語(whispered)自自然然地向文化滲透。在對方不設防下,吹入對方的心中。

因為對許多人來說,《聖經》這本書就是一本「經」。一說到「經」就讓人感到嚴肅或說教性太強,不自覺地會想要設防或有所抗拒。

若要邀請一位非信徒讀《聖經》,除非他有文學方面的興趣,或哲學方面的探究,或生命有大困惑,曾受到一些苦難的打擊,否則很難讓人自動自發地想要讀經。

這和人的墮落本性有關。對上帝,人們已在心中建造出一堅固的「營壘」,刀槍不入。寫《反璞歸真的牧養藝術》一書的作者畢德生,便提到如果要向一個人的自我之神宣戰,直接攻擊很難攻下。和罪正面迎擊,就像用錘子釘釘子,會愈釘愈深。他特別說到反而是「間接迂回」才比較有效。

美國女詩人艾蜜莉、狄金也曾寫下詩句:「說出所有真相,但要委婉道來(Tell all the truth, but tell it slant)」,這「委婉道來」或「間接迂回」,就是所謂真正的文學藝術。在文字裡不開口見喉,反而帶一點曲折,留給人一個想像的空間。

比如說比喻,就是一種間接迂回,有形象,有聯想,不直接陳述,而是暗示呈現的文學表述方式。畢德生也說耶穌是一位善用比喻的顛覆大師,我們可以效法耶穌, 學習善用比喻或故事的方式來傳遞信仰。且不急著回答大命題,因人們不見得知道如何問正確的問題,也不見得在乎。大命題會讓人「硬碰硬」,也只有少數思考型 的人會一直在理論上繞:神到底存在不存在?科學與信仰的關係?人生為何會有苦難?……然而,大部分尋常老百姓在乎的是「生活」。

文學的作用,便是讓對方從生活日常中受一點撩撥或一些刺激,也許能甦醒,產生好奇,想要探究,然後再來受顛覆。柔聲細語的聲音,便是把福音生活化,教導由平面化為立體,將信仰的種子落實在生活的土壤中。這些,最好是藉大眾媒體、文學、藝術、詩歌等來呈遞。

基督教文學並非促銷  

作母親與幼稚園老師的,都知道在教導、影響上,有時輕聲細語要比大聲疾呼有效。尤其對一些在信仰上毫無根底或稍有根基的人,他們的屬靈生命還很幼小。對他們談信仰就像對幼兒說話,要有耐心,要遷就他們的理解能力和接受力,一步一步地慢慢帶,慢慢地引人入勝。

有部好來塢拍的電影「教會(Mission)」,電影一開始,是耶穌會教士在初期想要接觸那些深藏叢林中,尚未開化的土著。但遭拒絕,那些土人部落用諷刺又醜惡的方式,把一個個宣教士綁在十字架上,然後隨水飄浮至萬丈高的瀑布邊緣再墜落深淵。

後來,有一位耶穌會教士在好不容易爬上萬丈崖頂,走入叢林後,卻出人意表地,不先敲鑼打鼓開佈道會,也不四處尋人發單張作個人佈道,他只找一塊大石頭、坐下,拿出一枝小笛悠然吹起。

鏡頭一轉,一邊有一個臉上畫著兇惡色彩、裸體的土著,舉著矛一步步逼近。對方是那麼有敵意,倆邊的語言又不通,但是還有什麼比音樂和藝術,更能自然地敲開陌生人的心門?果然,那土著聽著聽著,高舉的矛便放下了。

我們要捉摸的,不就是這吹笛來引人就我們的藝術麼?在對方不設防下,他們自動受吸引,願意吸收基督教文學藝術裡所埋藏的邀請訊息。在他們熟悉的環境中,成為他們身邊的一份子,再輕輕細語我們的見證,比促銷更有力、更能捉住人心。

文學裡怎樣呈現信仰?

1. 改寫《聖經》故事
2.《聖經》故事現代背景化
3. 在現代文學中有耶穌形象人物
4. 靈修式文學
5. 用話題文章帶出屬靈觀點
6. 生活道的見證分享
7. 採訪或寫人物文章
8. 帶信仰價值觀的文學

更多、更多的輕聲細語

在文化中輕聲細語,是一種深思熟慮後的內斂表達。要耐得住細火熬煉,而不莽撞地衝鋒陷陣。老實說,至今在文化中,我們所聽所聞,雖不夠,但並不缺乏基督教的大聲疾呼。然而在文化中柔聲細語吐出永恆盼望的,實尚不多見。

創世紀文字培訓書苑便是針對各樣述說《聖經》的可能,開發了話題寫作、採訪、編輯、小說、靈修文學、回憶書寫等多種課程,栽培作者在文化中發出更多,更豐富的聲音。盼望基督教信仰能如一曲交響樂,在文化中成為主流的聲音。

註:《基督教不是沒有故事》原標題為《用故事向深淵下戰帖》,是創文主任莫非2012年在香港文字研討會上分享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