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作家》

| | | | 轉寄

家庭重塑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編按:家,是人格的搖籃,父母扮演的角色至為重要,遠超過一般人的想像。 本文要帶我們一窺家庭的影響,指引我們一線曙光。

一個成長的經驗


  感謝主有機會在 1997 年參加政大諮商中心辦的「家庭重塑」團體, 讓我從其中更深體會到家庭對個人的影響。

  猶記第一天下午成員扮演著一個假想的家庭,在這個家庭裡,看著 一個不管事的父親和一個精明能幹的母親有著一個告訴自己:「我將來 要成為有用的一個人」的兒子,那知,在其結婚後,在母親與妻子間的 紛爭中,最後他變成一個與父親相同不想管事的人,而兒子的兒子重覆 著和他同樣的話:「我將來要成為有用的一個人」,只因看不慣父親的 無用;如此一句話,是否要繼續傳到他兒子的兒子,兒子的兒子的兒子……

  再看,當這個原先想成為有用的兒子,在母親與妻子的拉扯中,生 下了第二個孩子,一個女兒,他疲憊了,在母親對這個新來的小孩說: 「你是我的孫女。」,妻子說:「你是我的女兒。」,這時,你能猜到 那個兒子怎麼對小孩說嗎?他說:「你是我母親的孫女,我太太的女兒。」 我非常記得那時,我很震驚,看著在我眼前的這個模擬家庭,怎麼會這 樣?她不是他的女兒嗎?他怎麼在女兒面前不見了?之後,老師問了這 個演女兒的:「你怎麼看男人?」,她答道:「男人是沒用的,不管事 的。」她,就這樣,有著跟奶奶一樣的想法個性,她變得精明能幹,一 個強勢的女人……

  大家都震驚於那種一代一代傳下去的想法、個性;明明,這個兒子想 著絕對不要跟老爸一樣,怎麼自己變成一模一樣?然後他兒子繼續這麼認 為;你能想像嗎?很可能他的兒子最後也會一樣,有人形容好恐怖,如此 的重覆,好像不可能改變。

  真的不能變嗎?我相信沒有人甘願認命,一定會想辦法使自己不步入 父母的後塵;真的不能變嗎?這必是每個人的質疑。我是很樂觀的,我相 信可以變,但那不會是藉著「我一定要找一個不像我爸爸那樣的人」、 「我要找怎樣怎樣的人」來改變的。真正的改變,或者發生在我能去看到 家庭對我的影響,去接納那個我不願承認的部份,去接納那個也同樣深陷 其中的父母,另外,也需要勇氣去做改變。

  告訴你,我更相信,那真正的改變可以因著神而產生。有人和我分享 他上大學後,深愛著他的家時,雖然這個家其實沒有改變,爸媽也沒有更 疼他,可是,他改變了,他體會到家中的溫暖和力量。我好奇著那改變的 原因,他說著:「因為信仰……因為神!」感謝神!靠祂沒有難成的事, 雖然我不知這個伙伴是否是一信主後就立刻愛家,老實說我並不相信會如 此,也許他走了一年、二年,有人快,有人慢;但感謝神!祂確實能改變!

體諒與接納
  如果你仍在學,我真是要向你推薦在輔導中心所舉辦的一些團體,不 管是一般性的成長團體或是其他各種探索的團體,那實在是一個很好的資 源,能更認識自己,使自己更多成長。常還是不收費用的,而在外面,這 麼一個工作坊,幾千塊跑不掉的。

  簡單說一下,家庭重塑一般的做法是把個案的家庭「演」出來,更精 確的說其實他會先把個案對家中每個成員在個案心中的位置「雕塑」出來 (由團體中其他成員),然後藉著一些對話,或者請個案去扮演某些角色 ,使個案更了解家中發生的事。多半不是只做自己的原生家庭,可能還會 溯及父母那一代。坊間不少書籍有在介紹,有興趣請自行參閱。

  記得在一次溯及父母輩的「劇」中,老師要我們回到那個貧苦的台灣 ,當我們去看那時的家庭時,我心裡有些難過,為著生活,孩子的童年是 在幫忙中長大,他們只從看著哥姐如何照顧我中去學習照顧他的弟妹,小 小的一個孩子,可能不到五歲,他需要時找不到媽媽,只能繼續照顧著弟 妹……

  我突然好想知道我爸媽是怎麼成長的,他們是在怎樣的環境中,是怎 樣學習的;有時我們難免怪父母怎麼這樣,怎麼那樣,可是,我們可知, 他只會這樣,因為他是這樣學到的。記得不只一個人問到,市面上那麼多 教人如何做父母的書,怎麼很少教人如何做子女的書。現在的我深深感到, 因為前者重要太多太多了;原諒我看得那麼重,因為影響太深遠了;豈知 我們若不去學習如何做父母,我們就是將我們從父母那裡學到的去用在子 女身上,然後子女受著這個影響,繼續做在他們的子女身上。好的方面, 我們不用擔心,但你能相信你只會將你父母身上好的方面行出來而沒有不 好的部份?

  我想,如果我去知道父親原來是這樣長大的,他只知道表達愛是把該 做的事做好,我不會再去責怪他怎麼不能多一些體諒、溫柔;或者,我也 會發現,我可以用他所學到的那種愛的方式去愛他,而不只光用我學到的 方式。我不需要把我所學的許多大道理去跟他說,要他接受,何不先用他 熟悉的方式?讓他先感受到我對他的愛吧!共勉之!

跨代聯盟
  「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創二:24)

  嗯!先來介紹一下這個在家庭中重要的現象─「跨代聯盟」。

  家庭系統理論(也是家庭重塑的一個基礎理論)認為,正常的家庭是 以夫妻聯盟為主,當一個家裡出現所謂的跨代聯盟,就會產生問題。所謂 「跨代聯盟」是指夫妻任一方與孩子結盟,形成「三角關係」。更具體一 點來說,我們常會看到一個家中,媽媽和兒子或女兒關係非常緊密,然後 媽媽常向孩子抱怨或責怪她丈夫。此時即是媽媽與孩子結盟來對抗父親。 這就是跨代聯盟的一個現象。

  至於跨代聯盟會使家庭出現什麼問題呢?本篇就只說其中一個問題, 其中一個喔!這會造成孩子取代了另一半—丈夫或妻子地位,對孩子的成 長而言很常是傷害而不是益處。此次的團體中,老師不斷提醒我們,除了 我先前說的自己被拉進「三角關係」外,我們自己不要想去取代爸爸的妻 子,或媽媽的丈夫的那個地位。聖經上說得很清楚,是夫妻成為一體,而 不是父女或母子等等合為一體。

  我又想去知道當時我爸媽是懷著怎樣的期待進入婚姻的。長大了,看見 朋友們在結婚時,希望兩人能如何如何的,或者我們的父母有經過媒妁之言 的,有自由戀愛的,他們會不抱著期望進入這個婚姻嗎?即或他們沒有在神 面前之約,他們多少都有些期待的。婚姻的開始又是怎樣的情形呢?他們有 甜蜜過嗎?或者,他們曾經想著:「我要跟他一起創番事業。」、「我想和 他一起建立一個美滿的家庭。」;是的,那時,爸爸是想和媽媽一起去建立 的,不是和孩子。我在想老師想強調的重點不是說孩子好像不屬其中,而是 在讓我們看見,原本想共渡一生的不是我們—孩子,而是他的配偶。

  再回去看我畫的家庭圖,發現我在那個聯盟中,我感謝神讓我能多知道 一些心理學上的知識,雖然,目前我不能立刻希冀父母間的關係是非常緊密 的,我一面同理著媽媽,支持著媽媽,但我同樣希望媽媽知道我不會和她一 起去責怪對方。記得我們一群人在想著怎麼拉近父母之間的關係時,有說設 計一些活動,或者看起來是全家去,但刻意讓爸媽去獨處等等,很有意思。

  我在想,當兩個人都想起他們以前的期望,甚至他們以前所立的誓言, 想起以前一起時的甜蜜,會不會有什麼不同的想法,甚至不同的行動呢?但 願更多的家庭能在好的夫妻關係下發展!:)

本文作者為高榮禮拜堂會友,現任交大諮商中心系所諮商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