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作家》

| | |
| 轉寄

由【蝴蝶效應】看人生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如果回到過去可以改變你的現況,你渴望回去嗎?

美國電影市場有很多穿越時空回到過去,並且改變未來的電影,其中比較著名的包括回到未來,古墓奇兵,超人……等等,大部分的結局都很快樂,賣座也都不差,但是有一部美國一上映就以 1710 萬美元勇奪北美首週票房冠軍,由男星艾希頓庫奇自編自演的科幻片【蝴蝶效應】,內容卻是反其道而行,他的每個段落都讓人感到沮喪而且非常失落,為甚麼這麼不快樂的電影,票房竟會超過【回到未來】?

【蝴蝶效應】的劇情相當出人意料,認為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小改變,也可能帶來難以停止的大災難!

電影敘述一個年輕人伊凡(艾希頓庫奇 飾)自幼經常昏倒並喪失短期記憶。由於他從小就常失去重要記憶,因此他的生命像一幅很多缺片的拼圖,到處都是空白,所有人生大事似乎都消失在黑洞裡。長大後,他才發現原來他擁有時間旅行的能力,可以回到過去任何一段時間,讓他佔據自己童年的身體,這也是他為何在童年,青少年,甚至青年,某一段時間就會失去記憶,而且回來時完全記不起來為何自己會突然身在某個地點,正在做某件事。他無法解釋這種現象,只是決定要把握住機會,改變過去、扭轉乾坤,企圖矯正已發生的錯誤,希望能改變目前自己與他人(包括他的好友與愛人)破碎的人生。

只是,「過去」真的能改變嗎?改變後的結果會使未來(也就是存在現在的他) 生命更美好嗎?他真能掌握「命運」嗎?

回到過去後好幾次,他才發現,每當他回到「過去」所做出的任何一絲努力,都會使「現在」的生活受到牽連,對他自己和心愛的女人(艾咪史瑪特 飾演)造成無法預見的影響,甚至導致更多始料未及的,更糟的連鎖反應!於是,他只好一再又一再回到過去,拼命和時間競賽,試圖再來彌補改變後所造成的傷害,但是這一切的改變卻如同滾雪球一般,最後終於造成了難以挽回的毀滅……


非娛樂性電影賣座有它的原因,因為這部片不是典型看過就忘的好萊塢片,它觸動了人類內心的深處,包括深層遺憾與渴望,當然也包括人類與生具來對現況的不滿足!!製片艾希頓庫奇曾解釋他執導這部片的動機:「因為我想知道是什麼原因,使得人們隱藏情感,避免正視這些傷痛(這點很類似伊凡的行為),尤其是我想探討是甚麼因素導致病患想抹滅創傷記憶而產生感知分離失調(dissociation disorder)?」

導演有他編劇的動機,然而對身為觀眾的我,最讓我感觸的是「人」是否能像上帝一樣有先知灼見?我們所作的任何決定是否都完美無缺,完全無後遺症?如果我能回到過去改變目前讓我痛苦的肇因,我的現在是否會比較快樂?上帝安排的人生和我自己想要規劃的人生會產生甚麼樣的不同?如果我願意讓上帝做主,帶領我繼續走現在的路,走出過去的牽絆與陰霾,我的日子未來又會如何?

我常在醫院聽到:

「如果過去我不要那麼拼命賺錢,多留點時間給孩子就好了!」

「如果我不要離家出走,我就不會連爺爺的最後一面都見不到,我好想回到過去 」


很多病患或家屬都曾有過心中無法彌補的遺憾與悔恨,而這些傷痛有時甚至會毀掉他們的後半生。

其實縱觀古今中外,天下並沒有新鮮事,小至這些百姓瑣事,中至元首選舉,大至世界戰爭,這些讓人後悔,希望回到過去改變現況的心態,天天都在發生!!歷史洪流一天一天流過,人們還是不斷不斷作同樣的錯事,就算能夠回到過去改變歷史又能如何?歷史不過是一本經驗記載,如果不能從歷史教訓中覺醒,已經遭到改變的歷史還是會再重新發生~因為人性本就如此!!

「忘記過去,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是我最喜歡的一句話~上帝希望我們以歷史為警戒,但是不要被過去所綑綁,祂要我們往前看,因為只有往前才有希望,過去的事情都已經發生了,不可能再重頭,更不可能改變,如果你還是被「過去」所綑綁,如果你還是一直耽溺在過去的懊悔沮喪中,說實話,你是在浪費生命………。

最近政局很亂,很多人後悔選了卸任與現任的總統,可是已經成為事實的事情就已經是事實,對我而言,與其要生氣謾罵,倒不如往前看,去督促「陽光法案」跟「司法獨立」儘早通過,平日多花點時間,好好觀察各民意代表的表現,用我們的選票來改善這種亂象,甚至將既有的錯誤政策拿出來討論修改,既然過去已經無法改變,我們就必須想辦法改變現況,更重要的是避免未來有同樣的遺憾發生!!就因為人不是上帝,我們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誇口,我目前所作的決定跟我目前的行為絕對正確無誤,所以上帝不希望我們控告自己和他人的過去,過去的我們所造成的今天的遺憾只能算是「經驗」,它不該繼續影響我們現在的生命,它更不應該毀了我們的未來,因為 「現在」 還是有機會改變未來。所以總而言之,不管現在的你處在甚麼樣的光景? 很盼望我們都不要再去緬懷過去,後悔過去,妄想改變過去,「忘記過去,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吧」!!


註:關於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這個名詞來自於氣象學家 Lorenz 所提出的一篇論文,名叫「一隻蝴蝶在北京拍一下翅膀會不會在德州引起龍捲風?」論述某個系統雖然初期條件只差一點點,數據卻會很不穩定,甚至造成完全不同的結果,他把這種現象戲稱做「蝴蝶效應」。Lorenz 寫這篇論文要從 1961 年的冬天說起。當時他如往常一般在辦公室操作氣象電腦。平常他只需要把溫度、溼度、壓力等氣象數據輸入,電腦就會依據三個內建的微分方程式,計算出下一刻可能的氣象數據,因此模擬出氣象變化圖。然而這一天,Lorenz 想更進一步了解某段紀錄的後續變化,他把某時刻的氣象數據重新輸入電腦,讓電腦計算出更多的後續結果。在那個年代,電腦處理數據資料的數度不夠快,所以在電腦算出結果之前,足夠他喝咖啡和友人閒聊。

  一小時後,結果出來了,他看得目瞪口呆。兩相比較原來的資訊和現在的結果,他發現初期的數據雖然差不多,但是越到後期,數據差異就越大了,就像是兩筆截然不同的資訊。而問題並非出在電腦,而是他輸入的數據差了0.000127,這些微的差異造成了天壤之別,由此也說明了要長期、準確地預測天氣,根本就是不可能。因為初期的微小差異,真的會造成後續連鎖反應,呈現始料未及的驚人結果。所以簡單來講:【蝴蝶效應】的科學解釋為:一個非線性的複雜系統,雖然初始值輸入只是非常微小的差異,結果卻造成巨大的落差,使整個過程失去可預測性。雖然能量終將趨於寂靜,但中間的過程卻完全脫逸出人類的掌控之外。它應該算是近年新興的科學理論,科學家們認為萬事萬物都是環環相扣、息息相關的,許多自然現象只要在最開始的條件上做一點點極微小的改變,就會使結果產生十分巨大的變化。人的思想與行為不也是如此?



本文原發表於作者的部落格:利百加的真情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