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作家》

| | | | 轉寄

如何脫離「餵食人生」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前幾天很高興能跟畢業的學生們聚會,大家聊到現在的工作和生活真的很容易陷入「餵食人生」的問題。就像吃迴轉壽司一樣,只能看到「眼前」存在的電視節目、手機訊息、工作內容,被動地接受或操作它們,腦袋瓜子無法發揮思考和創造功能。

歸根就底,「餵食人生」主要起源現代人無法獨處,或沒把握自己做重要決策,只要「一個人」就會感到焦躁不安。為了降低焦慮,所以會拼命找些瑣碎卻沒有意義的事來做,跟隨權威或主流文化正夯的議題,或找人說些言不及意的話來消磨時間。

為了更深入地思考這個現象,我重新翻閱了Z. Bauman的《液態之愛》,在諸多人際關係的脆弱現象中,Bauman特別提到「手機」的弔詭性。一方面,它為我們打造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虛擬舒適圈,走到哪裡,周圍五花八門的人都不是最重要的,因為我們的心可以透過手機連線,超越周遭的物理環境與個人,與自己想連結的人互動。但也是這種自我中心的便利性,使得每個地方與生活在其中的人的獨特性與差異性,也被宣告廢除。

每個地方都看得到每個人都在做連線「這件事」,但卻很難找到人「共同做一件事」。每個人都不斷在傳送熱切簡短的訊息,但這些訊息卻很難被累積成穩定的社會信任。每個人都忙著處理或回應訊息裡指派的任務,但卻僅止於事情的理性應對,較少情感的拉扯。

這樣的生活形態,讓人無法產生深入互動、建立長期關係;連帶地,也就很難培養出「專注」、「耐性」和「獨處」的能力。一旦無法專心聽人說話、用心回覆別人的話,人際關係也就更容易出現疏離感,陷入惡性循環。

當我們越來越努力抓手機貼圖或使用臉書技巧,就越沒有時間去學習真實世界的互動能力,更不用說學習「去愛」;甚少使用或經常被迴避的面對面人際能力,最終的命運可能被放置在博物館裡,成為人類文化資產的「曾經」。

所以我一直提醒自己:發現自己呆坐著轉選台器或無目的在滑手機時,一定要轉移去做別的事;另外,也盡量「回覆」朋友們的貼文,降低在臉書貼廢文的狀況。最後,可以的話,也盡量排出時間與親友或學生面對面談話,增加人際互動中動腦或感知情緒的機會。

因為唯有基於「愛」,才能願意花時間去耐心聆聽、善意回應身旁的人;互動過程中更必須隨時「放下自我」、「開放自我」。如此一來,高度不確定、偶然性與脆弱的「液態之愛」才有可能「凝固下來」,人們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脫離「餵食人生」。


圖片提供/123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