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作家》

| | | | 轉寄

善用情緒讓生活與教學更有溫度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在家看了一段吳念真的演講,收穫爆多,也引發我對「老師」的角色聯想。吳念真演講時提到:以前有個導演說,編劇寫八個字,他卻拍八天都拍不完,原來那八個字是「火燒牛棚,群牛亂奔」。怎麼去呈現這個劇本?很需要靠導演對藝術畫面的想像力,以及調度跨領域專業的領導能力。

從吳念真的分享中,我深切體悟到導演「再現」(representation)功力的重要性!他們必須運用蘊含社會文化意義的物質和非物質媒材,對真實生活世界樣貌與內涵,進行活潑生動的描繪。

事實上,無論小說、音樂和電影都是如此,作者、創作者和導演都會運用各種文字符號、影像畫面或音符旋律,努力引發他們期待讀者/聽眾/觀眾閱聽完他們的作品後可能產生的各種情緒,以便感同身受地去體驗和思考他們所欲傳達的價值理念或情感悸動。

就像賣瘦身商品的廣告,也會透過各種「肥胖」和「負面」的符號象徵,把可能購買商品的標的顧客群們描繪成懶惰、噁心、反應遲鈍、人際關係不好等樣態,以便引發觀眾負面情緒;進而,產生購買瘦身商品的欲望與行動,換得「纖細」自我形象與和「喜悅」的情緒。

我想,「老師」這個角色也是如此。一方面,要先將所欲傳遞的理性價值邏輯化地串在一起,還得絞盡腦汁思考:究竟透過哪些文字、音樂、影像、體驗活動等多元媒材,才能引發學習者產生特定的「情緒反應」,進入某種「似真」的生活處境去思考某些價值理念的合理或不合理。

也因為最近對情緒在「教與學」議題上的深刻體悟,所以我又重新翻閱了書架上黑人女性教育學家bell hooks《教學越界:教育即自由的實踐》一書。hooks說:自己課堂上總想努力引發學生參與,但令人沮喪的是,大部分的課堂時間卻總是沈悶的;特別是早上九點的課,幾乎有1/2到1/3的學生不是睡眼惺忪,就是還沒到教室。也因為這樣,她在上課前一天晚上經常焦慮得難以入眠!

雖然我沒有像hooks那樣為上課陷入高度焦慮,卻也曾擔心自己和一群學生在教室裡沒有交集,宛如行屍走肉般在渡時間。也因為這樣,當我看到hooks提到如何透過引發師生教與學的「情緒」,跨越彼此安全與習慣的警戒線,進而產生無限想像的創造性自由時,心中無比興奮!!

hooks說:理想上人類的學習應該是有趣的、令人興奮的、愛與被愛的;當然有時也會感到壓力、威脅和沮喪。我們的真實生活不也是喜怒哀樂交雜嗎?但奇怪的是,大學課堂上的學術研究或討論卻總是把情緒擋在教室外,擔心它會破壞教與學過程中邏輯思考的嚴謹度,甚至課堂變得慢無章法。

當然,光有興奮的情緒,還是無法創造出令人興奮的學習過程與結果,這樣的教學夢想還必須仰賴師生們願意將彼此視為獨特而有價值的人。更具體的說,就是師生們必須對多數同學「感興趣」,願意悉心聆聽他們的心聲,同理他們的獨特的感受,即使這樣的工作得花費不少時間;而不是只關心等一下自己要說什麼,或等待教授頒佈標準答案。

hooks認為,師生必須真的能相信並感受到自己的參與會讓課堂很不一樣的「興奮感」,以致於願意努力傾聽、分享、回饋彼此,才能讓「我們的」教與學由下而上活潑起來。過程中,老師和學生都負有同樣的責任!也因為這樣,即使大學並非天堂,卻可能透過更人性化和開闊性的學習,創造充滿可能性且令人期待的天堂。


圖片提供/123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