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望愛論壇》

| | | | 轉寄

禱告到底怎麼說?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上香許願是華人非常熟悉的宗教儀式,禱告不就是「向神請願」嗎?

然而;耶穌卻在登山寶訓顛覆了這個思維。

馬太福音第六章裡面;耶穌先用「否定句」要我們禱告「不要像」假冒為善的人,接著又說「不要像」外邦人,然後才是正面論述;祂要我們進入內室直接面對上帝,不需要「中間人」,因為他自己就是大祭司,所以耶穌死的時候聖殿的幔子裂開了,讓人可以進入至聖所,這是人類歷史上天人關係的最大突破,我們不必等到審判那一天才面對上帝,因著耶穌的十字架我們可以提早跟上帝互動,不必獻祭;那個方式就是「禱告」。

因此;耶穌在登山寶訓論到禱告的結尾直接示範了禱告的方向,這就是很多教會每個主日都要背誦的主禱文。

怎麼禱告呢?很遺憾,耶穌要示範人類歷史這麼重要的壯舉,祂居然沒有如我們所習慣的來到上帝面前要「三個願望」,也沒有指示「不要太小聲」或是「不准太激動」,更沒有說「該不該舉手」或「要不要跪下」,當然也沒有限制姿勢手勢,這真是令人大失所望,因為這些都是我們比較關心的形式,耶穌居然連提都沒提,他只說,你們禱告要這樣說…底下就是大家早就會背的主禱文。

說實話,主禱文的內容實在很不符合人性,什麼願人尊祢的名為聖,願祢的國降臨…blah blah 的,一堆跟我們不相干也看不懂的內容,最後還有個「國度,權柄榮耀,全是祢的,直到永遠…」真受不了,耶穌也太不會作人了吧?!起碼來個「金錢,地位,滿足全是我的,直到永遠」還差不多,看來看去只有「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這句還不錯(不錯歸不錯,還是有討論空間,如果是『未來』的飲食提早賜給我們…那就漂亮了)另外;「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兇惡」這句也還可以,本來;「免我們的債」這句很讚,偏偏後面加一句「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那就整個弱掉了,身為上帝就免我的債就是了,還要我免別人的債會不會管太多?

明明「我們在天上的父」這句開得很漂亮,既然已經定位「神是我們在天上的父」後面就打蛇隨棍上,獅子大開口…不是啦,就是神愛世人,香的辣的盡量端上來啊,如果耶穌當年願意修正一下主禱文內容,來個「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我為聖,願我的事業早日國際化,集團化,願我早生貴子,願我抱得美人歸,願我五子登科,願我股票大漲,願我長命百歲,願我名利雙收,願我逢凶化吉,願貴人相助,願我心想事成…那耶穌就真的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我們也就不必這麼辛苦另行「開發」那麼多禱告的路線了(連謝飯禱告都要有「減肥禱告文」,不是太令人抓狂了嗎?)。

耶穌當年思慮不周導致今日還出現「願眾人倒下,願出現金粉,願建堂輝煌…」種種光怪陸離的禱告方向。

以上的論述當然是荒誕不經的,但是大家可以想一想,我們真的很重視主禱文嗎?我們真的願意放下自己的需要而先求神的國嗎?

耶穌教導我們禱告是以神為中心,不是以自己為中心,這一點完全違反了人性,所以直到今日,主禱文依然跟「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一樣,不過是口號罷了。

保羅的教導完全依循了耶穌的原則,他跟提摩太說「第一,要為萬人懇求…」禱告不是不能求自己的事,但是自己的事絕不是最優先的事,以天下蒼生為念才是禱告的焦點,可惜;這麼清楚的教導卻在今日自我中心的潮流中嚴重被淹沒。

今日許多基督徒禱告的是自己,花愈多時間禱告就愈想要求「能力」以及「超自然經歷」,禱告來禱告去都是健康跟財富以及順利的境遇,這些事天上的父都已經知道了,不是不能求但是不會一直求。

我們真的關心上帝所關心的事嗎?或是我們只關心自己?而且用盡方法要上帝也關心我們所關心的事?出動上帝來遂己所願,這不是關說,那什麼是關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