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莊信德 2006.12.10
近代國家的概念,自從馬基維利的《君主論》之後,便奠定了非道德化的理解基礎。
對馬基維利而言,權力是政治的核心,攫取權力本身就是政治的目的。在這個理解的基礎之上,國家權力的主體不是別人,正在於君主。
這幅權力與權力行使的圖像,隨著陳瑞仁檢察官起訴書的公佈,逐漸勾勒出屬於臺灣的政治權力輪廓。
自從國務機要費事件曝光之後,護扁人士最主要的政治理念莫過於司法與程序正義。
從民主制度的維繫來看,按照憲政體制與司法審判作為客觀的判準乃無可厚非。但若援引馬基維利的非道德化,作為反道德的基礎則會陷入嚴重的價值泥沼。
君主統治去道德化
當我們回頭檢視馬基維利的君主概念時,我們發現當今臺灣社會是其再現。
馬基維利指出﹕「一位君主,尤其是一位新的君主,不能夠實踐那些被認為是好人應作的所有事情,因為他要保持國家,常常不得不背信棄義,不講仁慈,背於人道,甚至違反神道。」
這幅對君主統治權力極大化的去道德論述,能否真正見容於當代強調法治的民主社會﹖答案是明確地否定。
基本上,人民對於國家領袖的深層期望,仍然無法脫離道德性的眼光。
然而,我們卻也深知道德的真正意涵並非用來審判,甚至是八卦。道德的真正意涵,從基督教信仰的眼光來看,所脫離的正是一種冰冷的律法主義,是一段生命成全的歷程。
政治人物去偶像化
沒有一個人能夠獨自面對權力,而仍然能夠活出道德。這是基督教的罪觀對現代民主社會的重要貢獻,也是敦促世人放棄將政治人物偶像化的提醒。
然而,提出個人無法勝過誘惑,仍不足夠成為對現代社會的積極貢獻。互相赦免,彼此饒恕的「群體」構思,才算是基督教脫離救恩靈魂化的個人主義窠臼。
從基督教信仰中三一上帝所含蘊的社會性意涵來看,去偶像化後的政治觀察,儘管能夠更加自由地辨識出權力集團的樣貌,但是仍要轉入群體價值的再現。
法律道德不應分開
從馬基維利的去英雄化思考,逐漸取代柏拉圖式的哲君情節,這樣的演變固然是民主政治一條遲早均將啟蒙的不歸路,但是卻未必應然地導向以司法作為審斷政治人物的結局。
事實上,八十年代美國政治倫理學家麥金泰爾,正是觀察到啟蒙運動與馬基維利主義之後,政治權力制度化所帶來不可逆轉的倫理危機,而提出他著名的「德性倫理」。
麥金泰爾致力恢復德性與法律之間的連繫性,麥金泰爾認為,只有那些具有正義德性的人才能展現出法律的真實意涵。他強調法律和道德並不是兩個分開的領域,而在現代社會這兩者卻是分離的。
這個分離的危機,對麥金泰爾而言,正是啟蒙運動理性化對人類社會所造成的扭曲。如何進一步重建政治社會中的德性之思,成了建立一個真正民主社群的關鍵。
權力集團德性危機
審視近來陳水扁執政團隊當中陳哲男、林忠正、吳淑珍等貪腐疑案,不難發現這並不僅是個體的人性危機,更是權力集團的德性危機。
麥金泰爾提醒當今政治與德性分離的民主社會,應當重新恢復社群內部的倫理意識,藉由對德性群體的追求,更加深化統治的適切性。
基督教信仰從來對政治的理解,就不應當是割裂或漠然。既然保羅在《羅馬書》當中已清楚地揭示出政府權柄的來源乃是上帝,我們便知道上帝權柄施行,所必然含有的德性意涵。
為掌權者禱告
當權力集團面對危機時,神的百姓不應站在遠處冷眼旁觀,更不應開香檳放鞭炮,而是積極地受邀以守望托住上帝權柄的實行,畢竟禱告的深處是不分政治意識型態,乃深切地關乎上帝國倫理的具體展現。
筆者認為,今天德性群體的建立不僅是針對陳水扁的執政團隊,同時也直指國民黨嚴重的黨產問題,因為他們都展現出一種遊走法律邊緣,為自己獲取利益合理化的德性危機。
這意味著,凱達格蘭大道的德性危機是在兩端,而不是一方。靜坐的批判不是取決於被批判的對象,而是批判背後,公平與正義的德性基礎。
如果從陳水扁權力團隊的貪腐危機,讓我們從而轉向對馬英九的英雄期待,那麼我們仍然未深刻明瞭政治權力「去英雄化」的精髓。真正深刻的民主精神,並非關注單一政治人物的領袖魅力,而是積極參與「群體德性」的建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