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主日學聖經課程》

| | | | 轉寄

第十課 啟示錄(二):亞細亞的七個教會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本課目的:

探討復活的主給亞細亞七個教會的信息。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以後,學生應該能夠:

      1. 說出啟示錄給亞細亞教會的信息,至少一個。

      2. 說出啟示錄給現今教會的信息,至少一個。

▲本課金句:啟示錄 3:19-20

 新標點和合本:

  凡我所疼愛的,我就責備管教他;所以你要發熱心,也要悔改。看哪,我站在門外叩門,若有聽見我聲音就開門的,我要進到他那裏去,我與他,他與我一同作席。

 現代中文譯本:

  對我所愛的人,我都責備管教。所以,你要熱心,要悔改。聽吧,我站在門外敲門;若有人聽見我的聲音而開門,我要進去。我要和他一起吃飯,他也要跟我一起吃飯。

 台語白話字:

  Ki-na goa so thia e lang, goa chek-pi lai keng-kai i; so-i tioh hun-chi lai hoan-hoe. Goa khia ti mng-goa phah mng, thia-ki goa e sia lai khui e lang, goa beh jip-khi chiu-kun i, lai kap i chiah, i iah kap goa chiah.

 台語漢字:

  見若我所疼的人,我責備來警戒伊;所以著奮志來反悔。我徛佇門外拍門,聽見我的聲來開的人,我欲入去就近伊,來及伊食,伊亦及我食。

▲本課大綱:一、以弗所教會

      二、士每拿教會

      三、別迦摩教會

      四、推雅推喇教會

      五、撒狄教會

      六、非拉鐵非教會

      七、老底嘉教會

      八、主給我們教會的信息

▲相關經文:啟示錄 1-3 章。

▲課前預備:

 請一位學員搜集以下資料在課堂上報告:(1) 本教會是什麼時候設立的?(2) 當初設立的目標是什麼?(3) 本教會歷經那些變革、有那些大事? (4)本教會有那些優點、有那些缺點?(5) 教會目前的使命是什麼?遇到那些困難?

 為了讓更多的學員參與,課文中的前七段也可由不同學員擔任報告。他們可根據課文來做報告,不一定要再找尋其他資料。

▲討論與分享:

  1. 你記得當初剛信主時的熱誠和感動嗎?現在還維持著嗎?如果還維持,是如何維持的?如果已經失去,是在那裡失去的?

  2. 在為主受苦時,你曾經得到從主來的安慰嗎?什麼是你最大的安慰?

  3. 基督徒在從事商業活動時,應該注意那些事?如何才能夠守住原則同時又可獲利?

  4. 你想,我們教會目前的狀況是否合主心意?有那些是主會稱讚的?有那些是主可能會責備的?我們的教會與亞細亞教會七個教會中的那一個最接近?

  5. 我們的教會是否尊主為大?是否有主同在?是否如燈臺一樣在這社區發光?請就你所見來分享。

▲課程內容

  亞細亞是羅馬帝國的一個省份,位於地中海北邊,巴勒斯坦的西北邊,現今土耳其的亞洲領土。啟示錄記載主給亞細亞七個教會的信息,這七個教會的地點如圖一所示。

一、以弗所教會

  1. 以弗所

  以弗所是愛琴海岸的一個大海港,在羅馬時期,它是亞細亞省最富庶、最偉大的一個城市,因為它位於東西交通要道上,是從兩河流域到羅馬必經之地。

  以弗所最先由安那托利亞人(Anatolian)所居住,公元前第十世紀時愛奧尼亞人加以擴充,成為一個大城。里底亞(Lydia)(註 1)的國王克利薩斯(Croesus)在公元前560 年登基之後,很快地就佔領以弗所,但十四年後他下台,以弗所就被納入波斯的版圖。公元前第三世紀,亞歷山大帝的繼承者利司馬斯(Lysimachus)繼續建設這個海港,稍後,以弗所屬別迦摩王國所統治,公元前 133 年,別迦摩國王立遺囑將他的王國歸入羅馬帝國,以弗所就成為羅馬帝國一個重要的城市,人口約有三十多萬(註2)。

圖一 小亞細亞各省及亞西亞七教會

la05.jpg (28722 bytes)

  以弗所的市區中心有一個亞底米女神廟,長 425 呎,寬220 呎,又有 120 條圓柱,每柱高 60 呎,是古代七大建築奇景之一(註 3),它是古希臘世界最大的一個建築物(註 4),裡面的女神像,當地的居民相信是從天上掉落下來的(參看徒 19:35)。「亞底米」雖為希臘名字,但它承襲安那托利亞時代象徵生殖力女神的特色,胸前多乳,象徵多產(註 5)。許多出土的銀錢上印有亞底米女神像,顯示它在各處都受到尊崇。以弗所還有一個出名的劇院,約可容納 25000人。

  2. 以弗所教會

  以弗所城內有不少的猶太人,他們在羅馬帝國境內享有不錯的權利。基督教第一次傳到以弗所是保羅在公元 52 年左右路過,留下亞居拉和百基拉夫婦在那裏工作。後來,亞波羅來到這裡,講解聖經,教訓人耶穌就是基督。

  保羅在他第三次宣教旅程時,在以弗所住了三年多,叫全亞細亞省的人全都聽見了福音。明顯地,保羅注意到以弗所是一個宣教的戰略地點,從這裡,福音向四面八方開展,亞細亞的七個教會可能就是這樣設立的,當時約為公元 53-56 年。到約翰寫啟示錄時,這些教會已經都設立有一段時日了。

  保羅在以弗所的這段日子,曾經處理哥林多教會的紛爭,寫了哥林多前書;書信中提到它在以弗所與野獸戰鬥(林前 15:32),這可能是指為福音的緣故,與當地的反對者爭戰。保羅在以弗所的工作有明顯的果效,不僅當時盛行的邪術宗教受影響(徒19:13-20),連亞底米的崇拜也受到威脅,甚至連鑄造神像生意的人都快沒生意可做了(徒 19:27)。保羅後來由於銀匠底米丟所引起的騷動,被迫離開以弗所,稍後在米利都時,他請以弗所教會的長老來勸勉他們,警戒他們提防將來要出現的假教師或先知、使徒。

  保羅離開以弗所之後,將提摩太留在以弗所繼續工作(提前 1:3)。後來,使徒約翰以它為最主要的工作地點。啟示錄裡寫給七個教會的書信中以弗所是第一個,足見其地位之重要。過了一個世代之後,伊格拿丟(Ignatius,35-107A.D.)曾經稱讚以弗所教會的信實;而公元 431 年的第三次大公會議就是在此召開。以弗所目前已經成為廢墟,位於現今土耳其境內。

  3. 主耶穌稱讚它之處

  以弗所教會在啟示錄被主稱讚的地方在於它的勞碌和忍耐,為主的名勞苦並不感到疲乏。此外,它不容忍惡人,曾試驗那自稱為使徒卻不是使徒的;還有他們恨惡尼哥拉一黨人的行為(啟 2:2,6)。這裡並未說明,尼哥拉一黨的人是怎樣,在給別迦摩教會的信息中,我們看到他們與巴蘭所教訓的一樣,效法周圍的人吃祭偶像之物,行姦淫(啟 2:14-15)。以弗所教會能夠恨惡主所恨惡的,因此得主的稱讚。他們得到主的應許說,得勝的將有生命樹的果子可以給他吃(啟 2:7),這有可能是要與以弗所銅幣上所雕刻的神聖棗椰樹相對應(註 6)。

  4. 它受責備之處

  以弗所教會雖然站立得穩,但卻把起初的愛心給丟了,這是他受到主責備之處。主要他們悔改,回想他們是在那裡墜落的,從那裡再站立起來,行起初所行的事,否則他們的燈臺就會被主挪去。

  你記得當初剛信主時的熱誠和感動嗎?現在還維持著嗎?如果還維持,是如何維持的?如果已經失去,是在那裡失去的?

二、士每拿教會

  士每拿位於以弗所北邊另一個海灣,是愛琴海岸的另一個海港;在羅馬帝國中,它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城市,被譽為「亞細亞之花」。

  士每拿原先是希臘人的殖民地,但在公元前第七世紀時被呂底亞人的軍隊所摧毀,一直到公元前 361-281 年間,亞歷山大的一個繼承者利司馬斯才重新整建,整體規劃,所以街道寬闊又筆直。它的商業、政治、宗教、文化都發達,城內猶太人不少,且深具影響力。士每拿原先就是羅馬的忠實盟友,納入羅馬版圖之後,對羅馬更是效忠,曾經援助饑寒交迫的羅馬軍隊,後來被選為建造提庇留神像廟宇之處。士每拿目前在土耳其境內,名叫伊斯米爾(Izmir),是土耳其在亞洲境內的第二大城(註 7)。

  士每拿接觸福音很有可能是從以弗所傳過來的(徒 19:10),但一如其他教會一樣,他們受到猶太人的反對(啟 2:9、3:9)。主給士每拿教會的話說,他們會遭遇患難和貧窮,也會受到猶太人的毀謗。士每拿教會的主教坡旅甲(Polycarp)果然在公元 155 年在此殉道,理由無他,只因他不肯說「該撒是我主」。主勉勵他們要至死忠心,在短暫的苦難之後,他們就會得到生命的冠冕;他們要受的這些苦,主知道,不要怕。

  主在給這教會的信息時強調,他是「首先的、末後的、死過又復活的」,由於士每拿這個城市曾經經歷過完全的摧毀,而後又重新建立,好像死過又活一般,因此對這描述一定有更深的體會。

  在為主受苦時,你曾經得到從主來的安慰嗎?什麼是你最大的安慰?

三、別迦摩教會

  別迦摩位於示每拿北邊,原為希臘帝國分裂後之西流古王國的首都,公元前 133年,其國王駕崩時遺言將其國土歸給羅馬管轄,後來就成為亞細亞省的首都。可能是因為它是羅馬的行政中心,對於推行該撒崇拜不遺餘力,皇帝崇拜的第一座神廟就是在此建立;因此在啟示錄它被稱為「有撒但座位之處」。別迦摩在商業上雖不如以弗所和士每拿,但在文化上卻是首屈一指,有藏書相當豐富的圖書館。事實上,古代用來書寫的羊皮卷就是在別迦摩發明的(註 8)。目前在土耳其境內有一個小鎮名叫 Bergama,它就位於古城別迦摩南方的平原上。

  別迦摩教會被主所稱讚的是雖然有人因為作主見證而被殺,他們仍然持守所信、堅守主名,沒有棄絕主的道。啟示錄 2:13 所提到的安提帕,有可能就是當羅馬皇帝多米田推行皇帝崇拜時,第一個在此受審判而被定刑的人。

  但是別迦摩教會被主所責備的是,有人服從尼哥拉一黨人的教訓,像古時巴蘭教導巴勒使以色列人跌倒,叫人吃祭偶像之物、行姦淫一樣。我們對尼哥拉一黨所知道的就是這麼多,很有可能它就是教導人與世俗妥協,屈服在異教的壓力底下(註 9)。針對這一點,主要他們悔改,如不悔改,主就要用口中的劍攻擊他們。這把劍在稍早形容向他們說話的主時就已經提及:「那有兩刃利劍的說」(啟 2:12)。這是要表明,雖然表面上看起來,羅馬皇帝很有權威,能致人於死,但事實上真正掌握權威的是主耶穌基督。

  得勝者,主要賜給他們隱藏的嗎哪,並一塊白石,石上寫著新名。對猶太人而言,這都是非常寶貴的,表示將獲得新的身份與地位,享受生命之糧。

  在別迦摩教會,我們看見有人受苦,至死終心,有人妥協,效法世界。你是屬於那一邊呢?

四、推雅推喇教會

  推雅推喇在別迦摩的東邊,雖然它是一個重要的軍事據點,但由於它位於一個開敞的山谷上,缺乏居高臨下的優勢,沒有長期防禦的本錢,每逢戰事發生,還需倚賴別迦摩來打頭陣,以擋下敵人(註 10)。推雅推喇一直位於邊陲地帶,因此有要塞及駐軍在;它原先是西流古王朝的西邊要塞,後來轉手到別迦摩王國,成為別迦摩王國的東邊要塞,最後在公元 133 年由羅馬接管(註 11)。在羅馬的道路系統中,推雅推喇是一個重要的轉駁點,因為從別迦摩到老底嘉,以至於到東邊各省,都要經過它。

  推雅推喇在宗教上並無特別的重要性,倒是在商業上蓬勃發達。它是一個重要的製造中心,特別是染料工業、羊毛業、陶瓷業、製銅業等,有許多的同業工會組織。保羅第二次旅行宣教,在腓立比城遇見的賣紫色布疋的婦人呂底亞,就是從推雅推喇城來的;她極有可能是染料外銷業者(徒 16:17)。這種紫色染料今天還在當地生產,稱為「土耳其紅」。目前座落在推雅推喇的城名叫 Akhisar,是土耳其境內的一個大城鎮。

  推雅推喇教會雖然表面上看來,有許多的德行與善行,但是在那「眼目如火燄、腳像光明銅的上帝之子」看來,卻有一個重要的危機:他們中間有一個自稱為先知的婦人耶洗別,教導人與世俗妥協。可能這是為了商業利益的緣故。在推雅推喇要做生意、參加各種社交活動,免不了有應酬之事,連帶就有吃祭偶像之物與行姦淫的事情發生。耶洗別教導人這樣做沒關係,理由是督徒不能離開社會而生活。但是主責備他們,要他們悔改。對於那得勝又遵守主命令到底的,主要賞賜他們權柄制伏列國,又要把晨星,也就是主自己賞賜給他(啟 22:16)。

  值得注意的是,在給推雅推喇教會的話語中,對主耶穌的描述「腳像光明銅」,與該城的出產有關,那是一種等級較好的銅;而對於信徒的應許,可能與該城長期以來的軍事背景有關(註 12)。

  基督徒在從事商業活動時,應該注意那些事?如何才能夠守住原則同時又可獲利?

五、撒狄教會

  撒狄在推雅推喇的東南方,位於一個高原上,它是里底亞王國的首都,在克利薩斯王的統治底下,它繁榮興盛,幾乎等於是財富的代名詞。相傳它的財富有部份是來自於一條流入市區、出產黃金的河流(註 13)。

  撒狄由於有險要的地理位置,住在裡面的人以為它是個攻不破的城堡。但是在歷史上,它卻曾經被攻陷兩次,這都是因為撒狄的人太過於自信、疏於防範之故:

  1. 公元前 546 年,波斯王塞魯士的軍隊在夜間以梯子攀登岩石,從一個守衛較弱的地點進攻,克利薩斯不敵,終被打敗。

  2. 公元前 214 年,敘利亞西流古王朝的安提阿哥大帝再以同樣的策略進攻獲勝,撒狄後來就意志消沉,了無鬥志。

  撒狄過去雖然曾經座落於重要的商業大道上,但是在羅馬時代,它已經沒落。公元 26 年,有人曾提議要在這裡蓋一座皇帝崇拜的神廟,後來這座神廟蓋在士每拿,不在撒狄(註 14)。現在在土耳其境內有一個小村莊,名叫 Sart,就是座落在撒狄。

  主給撒狄教會的信息,說它看起來是活的,其實是死的,他們的行為在上帝面前沒有一樣是完全的。主要他們悔改警醒,若不警醒,主要臨到,像賊一樣。幸好在撒狄教會中還有一些是未曾污穢過自己的人,他們要穿白衣與主同行,他們的名字要記在生命冊上,而且在上帝面前,主要承認他。

六、非拉鐵非教會

  非拉鐵非位於撒狄東南方一個山谷的頂端,從這裡經過撒狄再到士每拿就可出海。它是七個城市中最年輕的一個,是公元前第二世紀,別迦摩國王優美尼斯(Eumenes)為了紀念他兄弟亞他魯斯(Attalus)對他的忠誠所建。亞他魯斯的忠誠為自己贏得了一個美名,非拉鐵弗斯(Philadelphus),其希臘字的意思就是「兄弟之愛」。

  非拉鐵非位於地震地帶,公元 17 年,這裡遭遇一次大地震,周圍城市多被摧毀,非拉鐵非雖然倖存,但是由於仍有許多餘震,城內的人常常需要出城逃難。後來,為了感謝羅馬皇帝出資協助重建,城市的名字自動改為新凱撒利亞(Neocaesarea);維斯帕先年代(69-79A.D.),它又一次改名,叫法拉維亞(Flavia)(註 15)。目前座落在它上面的城鎮叫做 Alasehir。

  非拉鐵非有許多的神廟和宗教慶典,在七個教會中,非拉鐵非是最受主稱讚的,因為他們忍耐遵守主的道。主給他們的稱讚和應許如下:(1) 遵守主的道,沒有棄絕主的名,這就像非拉鐵弗斯以忠於他的兄弟出了名一樣;(2) 要給他們一個敞開的門,無人能關;(3) 猶太人要在他們腳前下拜;(4) 得免試煉;(5) 得勝的人,他們要在上帝的殿中作柱子,有上帝的新名在上面,而且他們不必再驚慌地出去,好像在躲避地震一樣。這裡提到新名,非拉鐵非的信徒一定有很深的感受,因為他們的城市也有新的名字。

  主說,他必快來,要他們繼續持守這道,免得有人奪去他們的冠冕。

  後來歷史的發展,亞細亞其他城市在回教徒進攻時都相繼淪陷,只有非拉鐵非一直屹立不倒,一直保有希臘基督徒城市的色彩。一直到十四世紀中葉,它才落入回教徒手中,不過城內至今仍然有基督徒存在。

七、老底嘉教會

  老底嘉位於非拉鐵非的東南方,以弗所的東方,是敘利亞西流古王安提阿哥 II在公元前第三世紀所建,用他的妻子 Laodice 的名字為城市名。

  老底嘉位於交通要道的轉接點,西通米利都、以弗所港口,東向敘利亞,北到別迦摩,南到亞大利(徒 14:25)。這個策略性地點使老底嘉成為一個重要的商業中心,市內有不少銀行。它出產黑羊毛,是一個製衣業中心,同時,它也是一個醫藥中心。不過老底嘉這個城市有一個弱點,它缺乏足夠的水源,水必須從遠方南部一個溫泉以水管接過來。老底嘉目前已成廢墟,只有在靠近水泉之處有一個現代的城鎮 Denizli存在於土耳其境內(註 16)。

  如此富庶的一個城市,主給該城教會的言語卻只有責備,沒有稱讚。老底嘉教會的主要問題是不冷不熱。或冷或熱都還好,不冷不熱最令人難以忍受。老底嘉教會的人以為自己富足,其實是貧窮,這和士每拿教會剛好相反。他們以為能夠製造上等衣服,主說,他們其實像赤身露體一樣。他們又以為能夠出產最好的眼油和耳油,主說,他們卻是瞎眼的。主對他們說:「凡我所疼愛的,我就責備管教他;所以你要發熱心,也要悔改。看哪,我站在門外叩門,若有聽見我聲音就開門的,我要進到他那裏去,我與他,他與我一同作席。」(啟 3:19-20)

  總結:從以上七個教會的狀況來看,很多教會表面上是一個樣,但是在主眼光中卻不然。主對我們的狀況最清楚了。我們內心如何、行為如何,祂都知道,我們所受的苦,祂也知道。但願我們在主面前,靠主作完全人,作主所喜悅的人;我們的教會也蒙祂所喜悅。

  葛理翰將亞細亞的七間教會分成三組,第一組是以弗所和老底嘉,它們的問題是失去起初的熱誠,主在呼召他們恢復純真的愛心。第二組是別迦摩、推雅推喇、撒狄,他們的問題是在情慾上放縱,拜偶像、道德墮落,主勸勉他們,要他們守住正義。第三組是士每拿和非拉鐵非,他們都得到主的稱讚,但是前者即將受苦,後者卻能免去試煉,葛理翰認為這是一個奧祕,就像耶穌的門徒雅各被殺,彼得卻被釋放一樣(註17)。

八、主給我們教會的信息

  看完主給亞細亞七個教會的信息,讓我們來思考我們的教會。請一位學員針對以下數點,就他所搜集的資料提出報告,其他的人可以再作補充。

  (1) 本教會是什麼時候設立的?

  (2) 當初設立的目標是什麼?

  (3) 本教會歷經那些變革、有那些大事?

  (4) 本教會有那些優點、有那些缺點?

  (5) 教會目前的使命是什麼?遇到那些困難?

  約翰說,他所看見的主是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全能者;是首先的,也是末後的(啟 1:8)。你想,我們教會目前的狀況是否合主心意?有那些是主會稱讚的?有那些是主可能會責備的?我們的教會與亞細亞教會七個教會中的那一個最接近?當然,我們不能完全明白上帝的心意,但是根據聖經的啟示,我們可以揣摩,與弟兄姊妹互相檢討、分享、勉勵。請就你所看見的一、兩點來分享。

  啟示錄 1:20 說,教會就是金燈臺。燈臺本身是不會發光的,但是有主耶穌,它就會發光。我們的教會是否尊主為大?是否有主同在?是否如燈臺一樣在這社區發光?請就你所見來分享。

▲附註:

  1. 里底亞王國是亞細亞的一個古王國,當希臘勢力向亞細亞擴充時,里底亞是它所遇到的最大敵對勢力。

  2. E.M.B.Green & C.J.Hemer, "Ephesus," The Illustrated Bible Dictionary, vol.1, (Wheaton: Tyndale House Publishers, 1980), p.461.

  3. 巴克萊,《啟示錄注釋上冊》, 文國偉譯, (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 1997), p.78.

  4. E.M.B.Green & C.J.Hemer, "Ephesus," The Illustrated Bible Dictionary, vol.1, (Wheaton: Tyndale House Publishers, 1980), p.461.

  5. 同上,p.461.

  6. 同上,p.462.

  7. E.M.B.Green & C.J.Hemer, "Smyrna," The Illustrated Bible Dictionary, vol.3, (Wheaton: Tyndale House Publishers, 1980), p.1466.

  8. 巴克萊,《啟示錄注釋上冊》, 文國偉譯, (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 1997), pp.113-114.

  9. M.J.S. Rudwick & C.J.Hemer, "Pergamum," The Illus-trated Bible Dictionary, vol.3, (Wheaton: Tyndale House Publishers, 1980), p.1192.

  10. 巴克萊,《啟示錄注釋上冊》, 文國偉譯, (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 1997), p.130.

  11. M.J.S. Rudwick & C.J.Hemer, "Thyatira," The Illustrated Bible Dictionary, vol.3, (Wheaton: Tyndale House Publishers, 1980), p.1561.

  12. 同上,p.1562.

  13. E.M.B. Green & C.J.Hemer, "Sardis," The Illustrated Bible Dictionary, vol.3, (Wheaton: Tyndale House Publishers, 1980), p.1393.

  14. 同上,p.1393.

  15. M.J.S. Rudwick & C.J.Hemer, "Philadelphia," The Illustrated Bible Dictionary, vol.3, (Wheaton: Tyndale House Publishers, 1980), p.1210.

  16. M.J.S. Rudwick & C.J.Hemer, "Laodicea," The Illustrated Bible Dictionary, vol.2, (Wheaton: Tyndale House Publishers, 1980), p.881.

  17. 葛理翰,《蹄聲漸近》, (香港:海天書樓, 1987), pp.28-47.

▲背金句:啟示錄 3:19-20

▲作業:

  1. 請閱讀啟示錄 17-22 章。

  2. 請預習第十一課的課文。


歡迎參觀 梁望惠 的個人網站



成人主日學聖經課程簡介
       
律法書| 王國的建立| 列王與先知| 詩歌與智慧文學| 先知書
     
耶穌生平| 使徒行傳與保羅書信| 門徒書信與啟示錄
【版權所有 歡迎應用 勿作商業目的之用】
欲購書籍,可洽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教育委員會tel:886-2-23625282 ex 215 or 218, email: yoh-nuo@mail.pct.org.tw。另,出版單位已不再提供幻燈片,敬請諒察。